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

經穴按摩的功效

以下是有關中醫師肯定經穴按摩的新聞報導:了解穴道按摩 有助保健強身
經穴按摩的功效

1.促進新陳代謝
2.
使血液循環順暢
3.
給予衰老的細胞活力,以增強回復力和治癒力
4.
改變老化的氣質,增強體力
5.
補氣、養生

頭痛時怎麼辦?最常見的做法是按摩太陽穴以減輕痛楚。然而,除了太陽穴外,尚可取百會穴,梁丘穴 (大腿外側,膝蓋上二寸處),更可取內關穴 (掌心側,腕後二寸)。而腸胃不好,則可取合谷穴 (大拇指與食指兩掌縫骨間一掌、背側)。
也許您有運用穴道按摩減輕各種疼痛病症的常識,但人的各系統、器官如何運用不同穴位而達到保健養生的功效則需詳加研究。中醫師李家雄特別列舉各穴道的功能性,以下先列表參考:
1.
呼吸方面:天府一孔最等穴為主。 (氣喘)
2.
排泄方面:合谷一巨骨等穴為主。 (痔瘡)
3.
消化方面:頭維一足三里穴為主。 (潰瘍)
4.
脾氣方面:血海一太白等穴為主。 (糖尿病)
5.
心臟方面:少衝、神門二穴為主。(心臟病)
6.
吸收方面:少澤一間中俞等穴為主。一疝氣)
7.
汗尿方面:攢竹、崑崙二穴為主。(痛風)
8.
腰脊方面:太溪穴為主。 (坐骨神經痛)
9.
心情方面:勞宮、內關二穴為主。 (燥鬱症)
10.
情緒方面:肩井一絕骨三穴為主。(膽結石)
11.
精神方面:太衝穴。(腦神經衰弱)
若是月經期頭暈、考生考前頭昏眼花,應常按腳踝內側的太溪穴。太溪穴後有一阿基力士腱。為大力士的肌腱,以馬拉松選手來說會比普通人結實。若是較懶的人,此腱是鬆垮的,走路有拖地的感覺,因此看腳腱即可知此人堅持度夠不夠,所以若是考生堅持度不夠,可於晚上睡前泡一泡加米酒或薑汁的熱水尤其是婦女,並且搓揉太溪穴和然谷穴(位於內踝腳窪處),如果壓太溪穴和然谷穴會痛,則應加強腳窪第一庶骨後方處,因然谷、太溪補腎,所以腎虧、腎虛、頭暈眼花、腰酸背痛,應按摩這兩處穴道。
穴道按摩可除百病,熟知人體各經脈以按摩運用,則可保健強身。
頸部痛
頸部痛的原因為,睡姿不良、頸椎老化、交通事故的鞭打症等而各有獨特的症狀出現。即使是年輕人,因過勞所引起的肩硬、冷症也會使頸部不易轉動的。
頸部支撐約有四公斤重,頭部的七個頸椎和粗巨肌肉。其主要的肌肉為,頸椎兩側至肩尖方向的僧帽肌,左右耳後至頸根之間的板狀肌,左右耳後至前斜下喉部的胸鎖乳突肌等即是。凡是頸痛時,這些肌肉一定呈為硬固狀,所以鬆散硬固而用穴道療法,則最為有效。
特效穴道 頸部的粗肌肉連結的穴道,即是特效穴道,尤其耳後的完骨、後頭的天柱、鎖骨上的欠盆、肩部的肩井等四處最為重要。
完骨是位於耳後的乳樣突起(向下突出v字型的小骨)後側的凹陷處。如以指尖搜尋 乳樣突起附近則可以找到它的。由完骨的穴道以指尖向胸鎖骨方向下壓時,將可找到鎖骨上方的凹陷,而其凹中央即是欠盆穴位。天柱是位於後髮際頸椎外側的粗肌肉(僧帽肌)外側地方。將手指從天柱穴道沿著後頸骨而向肩部方向時,可以在後頸根部和肩尖正中央處找到肩井穴道。肩井,顧名思義,是屬於肩部的肩井,也是肩部精力湧出的重要穴道。
 

治療要領 強力的按摩指壓於支撐頭部的粗肌肉和特效穴道最有效,鍼灸雖有效,但不易在家裡實施,所以可改用指鍼刺激。這時將拇指或食指關節彎成直角,然後使力於指尖來刺激穴道。若是慢性則施灸治療最有效果;方法為以半粒大的艾草,每次施放三至五壯。
  
鼻塞、鼻水
即使無病,有時處覺風邪或睡眠不足時,將會引起鼻塞而感到呼吸困難。尤其是過敏體質的人,在初春患上花粉症而流鼻水,鼻塞者不少。這時,穴道療法最為有效。
特效穴道 鼻塞時所使用的特效穴道有位於於頭、臉部的百會、睛明、迎香等三處。
百會是位於頭頂中央,是所有健康上必要的循環系統集中地方而十分重要的穴道。睛明位於眼頭的骨凹陷地方,亦即正好位於鼻根部位置。如以手指試壓即可找到它。迎香是舍有迎香氣之意,是位於小鼻的兩側。此外,腳外側足踝上方的飛陽,也是自古即被認為治療有效的穴道。又,過敏體質的人,須另外加上位於背部頸根的大椎穴道。
治療要領 使用指尖的指壓或指鍼刺激最為有效。施壓時,必須強壓而有痛感程度為宜。每壓約三~五秒,共壓三~五次。另外,對於睛明和迎香的經路按摩也很有療效。
 
五十肩
最常見於四十至五十歲人的肩痛,即是一般人所說的五十肩,但正名為肩關節周圍炎,而跟肩硬不同。最初是肩部
感到笨重乏力的程度,但不久,活動、肩部時會引起劇痛,以致抬不起手臂或不能旋轉,甚或疼痛的夜間無法入眠。雖然症狀會隨著日子而將緩和,但肩部肌肉變瘦,而稍施壓即會惑到疼痛。又,有時在肩關節會沈積石灰而引起僵硬狀者亦有;如想預防這種狀態者,使用穴道療法或活動肩部的體操最為有效。
特效穴道 肩端的肩隅、肩胛部中央的天宗,腰的腎俞、鎖骨下的中府、臂部的臂蠕等五處即是五十肩的五大特效穴道。
其中肩隅是位於側平舉手臂時的肩端凹陷處,是手痛而無法活動時的最重要穴道。
臂臑是位於手臂外側的三角肌終了地方。在東方醫學上的臂,是指肘到手腕之間的前臂,而臑則指肩到肘之間的上臂部分。亦即對於臂部疼痛時最有效的穴道。
治療要領 因肩部冷涼,所以先予熱敷,然後在穴道上做按摩、指壓。若是要止痛即施灸較為有效。尤其是手臂無法向後旋轉時,使用腎俞、天宗、肩隅,如果手臂不能向側、向前時,則使用肩隅、臂臑,至於無法舉向反方向肩部時,則以中府為中心來予以處置。
 
腰痛
單純的腰肌肉疲勞引起的腰痛、不良姿勢引起的閃腰劇痛、中高年人的變形性腰椎症所引起的腳到腰間的疼痛、椎間板突出的劇痛等都要使用穴道療法較具效果。
特效穴道 位於腰椎左右兩側的腎俞、大腸俞、關元俞等即是三大特效穴道。
又,腰痛時,彎腰即腹部肌肉將會緊張,為緩和症狀,可以加上臍部左右的天樞穴道。
另外,腰到腳間也會疼痛,所以還要活用腳部的承山和解谿等二穴道。
腎俞是位於第二腰椎棘突起下方起向左右兩側二指幅地方,亦即位於背部後仰時,呈為堅硬肌肉附近。
其次,從腎俞穴道向下的第四腰椎棘突起地方有大腸俞,而再往下時,即有關元俞。
天樞位於臍部左右兩側的三指幅地方。承山是位於小腿後側的肌肉變為跟骨腱的地方;解谿位於腳腕正面中央的凹陷地方。
治療要領 最初,自上向下以左右拇指輕予指壓腰部的三大特效穴道。
其次,將腹部的天樞以四指輕予按摩、指壓。最後即指壓於腳部的承山、解谿。此外,在腰部施灸米粒大即更為有效。
 

腹痛
腹痛有的很輕微,有時即嚴重的幾乎失神,而症狀很多。其中,可以做為穴道療法對象的腹痛,大都不是屬於腹部內臟引起的疾病或緊張所引起,以及慢性的症狀等。但是慢性胃炎(如食慾不振、心窩到臍部悶重,經常胃痛、反胃溢酸等症狀)最具效果。
特效穴道 背部的脾俞、胃俞,喉部的氣舍,腹部的中脘等四穴道為中心外,另加上足三里和手三里的二穴道來做為腹痛、胃痛的特效穴道。
脾俞是位於第十一胸椎棘突起下方的左右兩側二指幅地方;復由這棘突起向下一個位置即是胃俞;據東方醫學來說,凡是食物都在胃部消化,然後在脾臟吸收的,所以這二穴道對腸胃病是最有效的。
氣舍是治療胃痛最有效的穴道,而位於喉部軟骨突起正下方的胸凹陷處向左右兩側二指幅地方,而位於胃上部中央的中腕是對治療所有胃病都有效的穴道。
足三里也是治療消化器系最有效的穴道,而位於小腿外側;手三里則位於肘部和拇指根骨連結線的近肘部五分之一地方。
治療要領 使用指鍼刺激、指壓、按摩最為有效。實施指鍼刺激時,使用指尖施壓而有痛感程度為宜。若是經常有胃痛或腹痛者,施灸治療較具功效。
 
腹脹
腸內積有空氣或腹腔有積水時,會引起腹脹。又,下腹有強烈緊張感,則引起右下腹的緊絞鈍痛。若是女性者,同時引起腳部冷症者也有,凡是腹部並無重病者都可以藉穴道療法來治好。
特效穴道 背部的脾俞、腰部的大腸俞、腹部的腹結、大巨,以及手部的合谷、腳部的復溜和足三里等七處為特效穴道。
脾俞位於第十一腰椎棘突起下方起向左右二指幅地方有助於消化、吸收。
大腸俞位於第四腰椎棘突起下方起向左右兩側二指幅地方,而可以治療便秘的穴道。
大巨位於臍部斜下三指幅地方,而對下腹悶重、便秘、腳冷症等具有療效。
腹結位於臍部六指幅兩側的下方拇指幅地方,而可促進腸部功能。
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的膝下三指幅地方,常用於治療消化器疾病的穴道。
腹溜位於內踝中心向上二指幅地方,是對腹脹最具療效的穴道。合谷也對止痛最為有效的萬能穴道,位於手部背側的食指和拇指股之間。
治療要領 指鍼刺激、指壓、按摩最有效果。實施時不宜過分使力而慢慢地做,如改用施灸者約三週即可治癒的。
膝、腳的疼痛
膝部乏力、鈍痛、不能坐下、關節積水等症狀,可說是老化現象。又,膝到下方的疼痛、腳全體或大腿笨重乏力、疼痛、腳部浮腫等症狀,是由於神經痛或腳肌肉疲勞所引起的,這時,最有效的即是穴道療法。
特效穴道 膝痛的特效穴道是以膝皿為中心,上、下各有兩個,而後面即有一個。
位於皿上方的穴道是皿內側向上二指幅地方的血海;皿外側上方二指幅的梁丘。至於皿下方的穴道是位於皿下內側凹陷內的內膝眼;外側凹陷內的外膝眼。
另外,皿背面的穴道是委中,而位於膝後凹陷正中央。對於腳痛有效的穴道有大腸俞、腳的委中、承山、湧泉、解谿等五處。
其中,大腸俞是位於腰的第四腰椎棘突起下方起向左右兩側的二指幅地方;承山是位於小腿肌肉變為跟骨腱的地方;湧泉是位於腳底、曲趾時凹陷的地方;解谿是位於腳腕的正面中央凹陷的地方。
治療要領 以膝、腳的特效穴道為中心的按摩、指壓最為有效。尤其膝痛時施灸治療效果最顯著。以半米粒大的艾草,每處放置三至五壯於膝皿的上、下四個穴道,並且要有耐心地做最為重要。
 

失眠症
很想睡覺卻不易入眠,這種人可說意外的多。但有沒有解除失眠的即效穴道?我想,只要沒有心事,體力、體況正常,胸、腹的內臟機能正常者,一定可以自然地熟睡。這點,穴道療法就是以調整體況做目標來予以處置。
特效穴道 苦於失眠症的人,其背部的兩側一定呈為僵硬狀態。同時,抑壓心窩部分時,必有痛感的。這硬固、痛點,就是穴道的位置。
一般來說,選用的穴道,背部為膈俞、肝俞,而腹部即巨闕。膈俞是位於背部第七胸椎棘突起下方起向左右兩側二指幅地方;並從這棘突起向下二指幅地方,即是肝俞。
巨闕是位於心窩的中央,這「巨」是表示重要部位,而「闕」即代表帝王住處,是治療失眠症不可或缺的穴道。如果手足冰冷而不易入眠者,另外,還要使用位於手腕正中央的陽池和腳內踝上方三指幅地方的三陰交。
治療要領 如以效果來說,與其使用按摩不如指壓好。指壓時,使用不含小指的其餘四指指尖,強壓穴道,使其有痛感程度為止。
如果長期失眠者,在背部、腹部、手、腳部的特效穴道上施予米粒大的溫灸。
  
月經不順、月經困難症
正常的月經周期為二十五至三十六天以內,凡是周期在這範圍內者,即使稍有改變也不用擔心。但超越這範圍而過短或過長者,則屬於月經不順。至於月經困難症即指月經數天到月經期間,下腹疼痛、頭疼、肩硬、腰痛等不快症狀之意,這時使用穴道療法,則月經周期訓調,而且不順症狀也會消除的。
特效穴道 婦女病最不可缺少的是位於腰部的胞肓穴道,它位於第二仙椎棘突起下方的左右兩側四指幅地方,是支配子宮的要穴道。此外,臍下的氣海和中極也經常被使用。位於膝上內側凹陷上端的血海,是對女性特有「血道症」很有效的穴道之一。位於內踝上方三指幅地方的三陰交,對於治療月經不順、腰痛最有效。以上五處是最具療效的五大穴道。此外加上位於臍部旁的天樞和腰部的腎俞、膀胱俞來促進血液循環、調整體況則效果更高。
治療要領 使用指鍼剌激和灸治療最為有效。使用半米粒大的艾草三至五壯。若是月經困難症,則約在月經一週前開始,並等到月經開始即停止不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