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誦方歌,重點記憶
現今方劑學教材所選的正、附方劑近四百首,每首方劑由哪些藥物組成,具有什麼作用,主治哪些病證等基本內容,都應該要求學生熟悉或掌握,這是在方劑學的學習過程中最令人頭痛的問題。的確,如果孤立地去記憶並掌握這些內容確實比較困難。因此,前輩醫家們為了方便記憶,將方劑的重點內容提煉壓縮,並用歌訣的形式編寫成方歌,如麻黃湯的方歌是“麻黃湯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汗解表宣肺氣,傷寒表實無汗宜”。該方歌只用四句話,就囊括了方名、組成配伍、功用主治及主症等主要內容。方歌是中醫傳統的記憶方法,其特點是音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記誦。方劑學教學大綱對教材中要求掌握或熟悉的一百五十多首方劑,明確規定要背誦方歌。為此,筆者第一次上課就要求學生自備一個袖珍小本子,將已學過的方劑歌訣抄在上面,晨起或利用零碎時間背上幾首,在背誦新方歌前,必須先背舊方歌,這樣才能“溫故而知新”,背訣要做到一章一節地背,學到哪抄到哪背到哪,有些同學嘗試了一段時間後深有體會,覺得儘管書後附有方歌或有專門印刷的方歌小冊子,但“手抄本”更親切,印象深。我經常告誡學生年輕時記憶力強,背熟的東西不易遺忘,因此,要求他們趁年輕時多背誦,反覆背誦,每次上課前都要檢查督促,並定期在課堂上默寫方歌。好多經過見、實習的同學都感受到了當時上方劑課時為什麼老師一再強調要背熟方歌的重要性,因為只有熟練而準確地背誦方歌,臨床用方才可能得心應手。
2衍化延伸,擴展記憶
這種方法是將部分基礎方衍化出的系列方或通過適當加減而變成的類方進行縱橫梳理、總結延伸,有機地聯繫,觸類旁通,以擴展記憶。例如四君子湯是補氣的基礎方,其組成為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功用是益氣健脾,主治脾胃氣虛證。若加陳皮名異功散,功兼行氣化滯,適用於脾胃氣虛兼氣滯證;加陳皮、半夏名六 君子湯,功兼燥濕化痰,適用於脾胃氣虛兼痰濕證;加陳皮、半夏、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湯,功兼行氣化痰,適用於脾胃氣虛,痰阻氣滯證;四君子湯除可衍化出如上所述異功散、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等附方外,還可衍化為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湯、歸脾湯等正方。有時其藥味組成僅相差一味而功用就大不相同,歸類也不一樣,如四君子湯去佐藥茯苓加幹姜為 君名理中丸,歸在溫裏劑,功用以溫中祛寒為主,適用於中焦虛寒證;四君子湯去 君藥人參加桂枝為臣名苓桂術甘湯,功用為溫陽化飲,健脾利濕,主治中陽不足之痰飲病,此方屬於祛濕劑中的溫化寒濕劑。其他如健脾丸、枳實消痞丸、布袋丸、八珍湯等方都可以說是四君子湯的衍化方。筆者體會到重點掌握這類基礎方的組成、功用以後,通過擴展,就容易記住更多相關聯的方劑。
3理解貫通,加深記憶
理解是記憶的基礎,方劑的組成、方義、用法用量、功用(治法)、主治證等內容之間有著內在聯繫,只有深刻理解,融會貫通,在理解貫通的基礎上,才能加深記憶。例如寒下劑的大承氣湯,組成中大黃瀉熱通便,蕩滌胃腸實熱積滯;芒硝軟堅潤燥,以除燥堅;厚樸下氣除滿;枳實行氣消痞;其煎服方法為先煎枳實、厚樸,後下大黃,芒硝溶服,且厚樸用量倍于大黃,故瀉下與行氣並重,攻下力最峻,主治痞、滿、燥、實俱備之陽明熱結重證,為峻下劑;而小承氣湯則不用芒硝,厚樸用量為大黃之半,且三物同煎,故瀉下熱結之力較輕,主治痞、滿、實而不燥之陽明熱結輕證,為輕下劑;調胃承氣湯不用枳實、厚樸,芒硝溶服,大黃與甘草同煎,故瀉下熱結之力較緩,主治燥、實同見而無痞、滿之陽明熱結證,為緩下劑。這就從組成、用量、煎法等的變化來理解和推斷其功用及主治證的差異。再如藥味較多的獨活寄生湯,相關內容比較難記,但根據臨床辨證論治的思路,可從主治證的病因病機入手。該方主治久痹證,其病因病機特點是風寒濕邪合而為痹,日久不愈,累及肝腎,耗傷氣血,故治療(即功用)既要祛風濕,止痹痛,又要益肝腎,補氣血。在理解其病因、病機、立法之後,再分析其組成藥物和方義方名上的兩藥獨活和桑寄生,既祛風濕,又益肝腎;秦艽、防風、細辛、桂心助獨活祛風濕止痹痛,溫經散寒;牛膝、杜仲助桑寄生補益肝腎,強壯筋骨;以四物湯(當歸、川芎、地黃、白芍)養血活血,寓“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以四君子湯(去白術)益氣健脾,助氣血生化之源。同學們覺得通過 老師在課堂上對方劑進行這樣的分析、推導、貫通,不但容易記,而且印象深,記得牢,可謂終生難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