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 眠 障 礙
【定義】
睡眠障礙是指經常性的睡眠減少的病症。輕者就寢後難以入睡,或時寐時醒,或寐後易醒,醒後難以再寐,甚者徹夜不眠。《內經》稱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臥”。
【與五臟六腑的關聯】
“不得臥”有兩種涵義:一種涵義是指由於其他病症的直接影響,如咳喘、嘔吐、腹滿等,使人不得安臥。歧伯曰:肺者,臟之蓋也,肺氣甚則脈大,脈大則不得偃臥。“在《素問‧厥論篇》中又說:……腹滿瞋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在《素問‧評熱病論篇》中還說:“諸水病者,故不得臥,臥則驚,驚則咳甚也”。另一種涵義是指氣血陰陽失其調和,使人不能入寢。如《素問‧病能論篇》中說:“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何也?……臟有所傷及,精有所之寄,則安。”即指臟腑有所損傷,陰精有所偏倚,陰陽不合,則夜寐不安。
《素問‧逆調論篇》記載的:“《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是指“陽明逆不得從其道”“逆氣不得臥,而息有音者”。“後世醫家延伸了它的涵義,認為不僅“逆氣不得臥而息有音者”屬之,凡因脾胃不合,痰濕、食滯內擾以致寐寢不安均屬之。
《證治要訣‧不寐》認為:……“不寐有兩種;有病後虛弱,及年高人陽衰不寐;有痰在膽經,神不歸舍,亦令不寐,……大抵驚悸健忘, 怔忡、失志、不寐、心風,皆是膽涎沃心,以致心氣不足。“指出了虛實兩種病機的主要特點。
《古今醫統大全‧不得臥》較為詳細地分析了不寐的病因病機,如“痰火擾亂,心神不寧,思慮過傷,火熾痰鬱,而至不眠者多矣。有因腎水不足,真陰不升而心陽獨亢,亦不得眠。有脾倦火鬱,夜臥不遂疏散,每至五更隨氣上升而發躁,便不成寐,“並對臨床表現及其治療作用了較為詳細的論述。
【病因病機】
病因主要是七情所傷,思慮勞倦太過或暴受驚恐,亦有因稟賦不足,房勞久病或年邁體虛所致。病機是由於氣血、陰陽失和,臟腑功能失調以致心神被擾,神不守舍而不得安寐。
一、心膽虛怯或暴受驚駭,神魂不安,善驚易恐,以致夜不能寐或夜寐不酣。
二、思慮勞倦太過,損傷心脾,心傷則心血暗耗,神不守舍;脾傷則無以生化精微,營血虧虛不能奉養於心。
三、情志不遂,肝氣鬱結,鬱而化火,邪火擾動心神,神不得安而致不寐。
四、稟賦不足,房勞過度或久病之人。
五、飲食不節,脾胃受傷,或積為痰熱,壅遏於中,胃氣失和。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睡眠障礙─常見於多種慢性疾病的過程中,由於其他病症影響使人不得安睡的。
1. 辨臟腑:主要的病位在心。由於心神被擾或心神失養,神不守舍而成不寐。其他臟腑,如肝、膽、脾、胃的陰陽氣血失調,也可擾動心神而致不寐。如急躁易怒而不寐,多為肝火內擾;脘悶苔逆而不寐,多為胃腑宿食,痰濁內盛;心煩心悸,頭昏健忘而不寐,多為陰虛火旺,心腎不交;面色少華,肢倦神脾而不寐,多為脾虛不運;心神失養等等。
2.辨虛實:虛證多屬陰血不足,心失所養。實證為火盛擾心,症見心煩易怒,口苦咽乾,便閉溲赤,多因心火亢盛或肝鬱化火所致。
二、治療原則
在補虛瀉實,調整臟腑氣血陰陽的基礎上安神定志是本證的基本治療方法,實證宜瀉其有餘,在疏肝解鬱,降火滌痰、消導和中的基礎上安神定志;虛證宜補其不足,在益氣養血,健脾補肝益腎的基礎上安神定志。實證日久,氣血耗傷,亦可轉為虛證,虛實夾雜者,治宜攻補兼施。
三、其他治法
針灸及氣功對不寐均有較好的療效。如針刺神門、三陰交、心俞、腎俞、照海、湧泉等穴,肝火旺加肝俞、膽俞、太衝。宜在睡前二小時行針,效果較好。
【預防與護理】
睡眠障礙一證與情志變化關係較大,因此除藥物治療外,還應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說服工作,解除煩惱,消除顧慮和恐懼。並加強體育鍛鍊,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睡前不宜喝濃茶、咖啡,不宜用烟酒,少談話,少思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防治不寐的有效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