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3日 星期日

你會吃飯嗎?

「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

二千多年來,佛教的飲食觀首重的就是飲食量的調和。佛陀在《佛遺教經》裡便告誡弟子,「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
在印度的原始佛教時期,僧人托缽乞食,是把吃飯當作療饑止餓的醫藥,以攝取足以維持生命最少的量為原則;到了中佛教,雖然改為自耕自食,但飲食上仍以「不多不少,不饑不飽」為調和之相,而寺院齋堂和精進禪期用餐時所採行的「過堂」方式,便類似於托缽乞食的精神,讓修行者練習不貪多、不貪味。
飲食是滋養色身以成就道業的助力,無論過量或不足都會造成身體不適,遑論調身攝心了,隋朝智者大師在指導參禪入門的筆記《小止觀》中便指出:「夫食之為法,本欲資身進道。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若食過少,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可見「於食知量」是幫助我們調身養心的基石。
然而一般人對飲食的要求,不但講究色香味俱全,看到好吃的就會貪愛多吃、暴飲暴食,不喜歡的便挑剔揀擇,甚至隨意浪費丟棄,要怎麼吃才能「不多不少」地攝取呢?
「以正思擇,食於所食。」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敏法師說,用餐時應了解身體的需要,正確地思考判斷這樣的量是對還是錯?看到好吃的食物是否應該多吃?「吃飯的時候,我會去觀照整個食物和我的身心的生滅關係。」每一口飯菜的背後都像一張網子,從食物的源頭到嘴巴這一端,連著許多的人、事、物的奉獻與付出,藉此提醒自己:「是否恰如其分地用餐?吃進來之後,能量要用去哪邊?如何報答眾生恩,回饋社會大眾?」

飲食與修行一樣,離不開佛法所說的因緣法則,沒有一個固定的框架,是因時、因人、因地而變化。
長時間照顧聖嚴法師飲食的常持法師說,他從聖嚴法師身上看到,無論飲食或任何事情,法師都是以修行的態度面對,「他是隨順當下的因緣,吃該吃的食物,可是因緣不在了,他也能夠放下,就是這樣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

民初的弘一大師也是如此,有次教育家夏丏尊拜訪弘一大師時,看見他吃飯只配一道鹹菜,便問:「這樣不會太鹹嗎?」法師回答:「鹹有鹹的味道。」用完餐後,夏丏尊看弘一大師又只喝白開水,不捨地問:「怎麼喝這麼清淡的開水,難道連茶都沒有嗎?」法師微笑說道:「開水是淡,可是淡有淡的味道啊。」
隨緣飲食、平等飲食,沒有分別執著,歡歡喜喜的,每一口飯菜都是禪食,都是滋養色身、養心悟道的契機。

你會吃飯嗎?
乍聽之下這或許是個愚蠢的問題,但仔細回想自己平日究竟是怎麼吃飯的?囫圇吞棗還是細嚼慢嚥?我們吃飯的時候經常是一心二用,邊吃飯邊看報或者聊天扯淡,偶爾趕時間連吃一頓飯也變得緊張而難以放鬆,往往一餐之後連自己吃下了什麼都不清楚,即使美食當前,也可能食不知味。

聖嚴法師分享,吃飯的方法很簡單,掌握「動口不動手,動手不動口」的原則,全身放鬆,以歡喜感恩的心情,清楚挾菜、咀嚼、吞嚥的每一個動作,清楚每一口飯、菜緩緩咀嚼和吞嚥的感覺

唯有放鬆、清楚、專注地吃,才能吃得健康,也吃出食材的原味。

當心回到單純吃飯的動作與當下,便能感受到用心飲食的禪味
如果可以利用三餐飲食的機會—吃飯時專心吃飯,心無二用,吃飯也能化解生活壓力,調整不安的身心,產生安定的力量,每一餐都將是補充身心營養的禪修好時機。
從選購食材開始有一套「採買經」。上市場前,一定先擬定計畫表,按表採購。來到蔬果區,首先選擇當令、本土的食物,因為季節產量大,價錢相對便宜,吃起來新鮮安全,營養豐富。
當「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一般人難免會動心。」這時候就要清楚察覺自己的念頭,提醒自己哪些是採買單上「需要」;如果不在清單上,那可能是自己「想要」。即使價格便宜,或是老闆不斷鼓吹,也不會因此買下多餘的食材或物品,清楚地做到「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的態度。

若是在寺院大寮則隨順環境因緣,有什麼材料做什麼菜,結合「三德六味」(註)的佛法觀念,「讓心安住在當下,放下個人的好惡,盡量以大眾的飲食需要為主。」看待每一次的任務:「接了就全力以赴,做完了就放下,重點是在過程中『用心』,即便是簡單的法會飲食,但珍惜每一次供養大眾的因緣。」

註:三德六味:「三德」是一、淨潔:清潔而無有葷穢的食物。二、輕軟:柔軟甘和而不粗澀的食物。三、如法:隨時措辦,飲食製造得宜。六味是苦、酸、甘、辛、鹹、淡。食品色香味俱全,吃起來味道適宜,可口又能滋養色身,就是三德六味。
許多人可能會想,低碳料理該不會只有生菜沙拉吧?「適當生食,當然是最低碳的方式,但還有許多烹調上的小技巧可以運用。」集中食物一起烹煮、利用汆燙餘溫或燜燒鍋、混用多種調理方法……都不失為節能減碳的好方法。

低碳料理的小撇步:有時外出趕回家煮晚餐,時間上比較趕,可以用熱水替代冷水煮飯(內、外鍋都改用熱水),這樣可以縮短煮飯時間,並利用餘溫將飯蒸熟。而比較不易熟透的食材如花生,可以先將花生冷凍,以分解分子,再用燜燒鍋讓花生熟透入味,只要方法運用得宜,即便是需要較長烹調時間的食材,一樣能輕鬆減碳。

調味上以少鹽、少油、少糖、低脂為原則;也可以運用自然素材來調配,例如用話梅、檸檬汁入菜可以帶出酸味,用天然海鹽取代精鹽,用水果的自然甜味取代白糖;煮濃湯時以山藥代替勾芡;加入香草植物可以增加口感,「其實只要多用點心,素食也能吃得簡單而豐富。」

從選材、「減法」烹調到調味,低碳素食不只容易料理,營養滿分,更是從生活環保、禮儀環保延伸到自然環保,最後回歸心靈環保的佛法實踐。
做菜調味的同時也在調心廚房裡的工作,都在幫助自己累積資糧、與大眾結善緣,但最終還是要走向了脫生死的修行之路。

:「減法」烹飪,就是運用有限的食材,以簡單、混搭的烹調方法,去延伸、變化和創新,延續食材的生命與風采。用當令的時鮮蔬果、至誠心感恩蔬菜對我們的滋養,展現食物的原色、原味、原香,相信用餐的人也會吃得歡喜。

每次做完菜檢討自己在過程中的心念變化:是否有將佛法落實在做菜的當下?有沒有管好情緒?「廚房就像戰場,人多意見也多,有時可能因為別人的話或者被催菜,整個流程就亂了。當煩惱心一起,所煮的菜味道也跟著走樣,用餐的人會感受得到。」因此提醒自己「以清淨的心煮菜,不去在意有沒有得到掌聲,放下得失心,專注在做菜的當下,很簡單的菜也會變得很可口。
順應四時、一物全體、營養均衡的飲食固然能吃出健康,不過,聖嚴法師在〈歡喜地吃,自然地吃〉一文中也提醒,「最好的味道和營養是自己吃出來的。」換句話說,身心的健康與我們的飲食態度息息相關。對聖嚴法師而言,並沒有一定要吃什麼或不吃什麼,而是隨緣飲食、平等飲食,不貪多也不貪味。「飲食也是修行,當我們無法保持一個簡單而開放的心態時,再自然健康的食物也吃不出營養。」

身體隨著自然的節奏簡單飲食,用心感受一滴水、一粒米、一葉菜的生命力,不論進禪堂與否,再平凡不過的食材也能吃出健康禪味。「身土不二」與「一物全體」也正合乎「吃當下、當下吃」的精神。當我們嘗試自然的、整體的、隨緣的、無分別的飲食,健康,就在每一個用心咀嚼的當下。

本文轉摘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