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對治“現代都市病”的法寶

人首先要學會的就是知恩圖報。感恩與報恩是我們佛教徒修學的重要次第,這更是中國傳統儒學所積極倡導的人生修養准則。俗語常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知恩報恩”,是佛陀慈悲的教誨; “知恩圖報”更是我們的祖訓。回向偈曰“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當今社會,一部分人被焦慮、抱怨、急躁、恐慌、仇恨、抑郁等不良情緒所深深困擾,挖掘、弘揚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中的優良資源,對對治人們所謂的“現代病”或“都市病”,具有重要意義。 感恩與報恩的思想是基於佛教的緣起論。佛教對教徒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嚴持戒律,如佛教稱之為五戒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與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實相吻合,其目的是要我們對一切有情、無情的眾生生起仁慈博愛之心。  

 佛教中所謂“緣”,是指眾緣和合形成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是指事物和現象所賴以生起的條件,“起”,就是生起。“緣起”就是指一切事物所賴以生起的因緣和合到一起。佛教緣起論認為,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生生滅滅皆是由因緣條件所決定的,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正如《雜阿含經》卷十二中所說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佛經足以證明,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和現象都時時刻刻處在普遍的因果聯系之中,彼此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緣起論是全部佛教理論的基石和核心,其他所有佛教理論都是在緣起論的基礎上而展開的。

  根據緣起理論來看待一切事、物,顯然可知,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眾生與佛之間,皆是相互依存、是一體不二的關系,這就是佛教所說的依正不二、依報和正報是一個整體,自他不二、眾生與佛不二的思想。在佛教理論中,我們每個人都是由過去業因所感得的身心叫做“正報”,也就是我們生命的主體。我們身心所依托的山河大地、國家社會,叫做“依報”,也就是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依正不二就是指人與外在環境是相互依存、一體不二的,同樣,自己與他人(社會)、眾生與佛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

在佛教修行實踐中,我們能正確體會理解這些關系,是完善人格、成就佛格的關鍵。那麼,怎樣做才能符合依正不二、自他不二、生佛不二的要求呢 ? 唯一的、如理如法的答案就是感恩與報恩,這就是我們得以成就的根本之處。  

 如果我們每時每刻都能以感恩的心對待大自然,對待這個養育我們的地球,對待與我們人類自身生命休戚相關的山山水水、林木花草乃至空氣、能源等,我們就會自覺地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認識到,個人的生存離不開社會上各行各業勞動者的辛勤勞動,那麼,任何個體離開社會都無法生存,更談不上個體生命的完善。這就決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僅僅獨善其身。要追求個體生命的完善,必須同時積極促進他人即全人類的共同完善,將個人生命的完善建立在人類社會的共同進步與發展之中。這樣,我們就能常懷感恩之心,逐漸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疏遠、隔膜、欺騙和仇恨,友愛、包容、互助和歡笑將充溢人間。  

 具有感恩之心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把感恩之心落實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貫徹到具體的實踐中,知恩報恩,重在實踐。作為一個佛教徒,要時時刻刻常懷報恩之心。報恩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內容:報眾生恩、報國家恩、報父母恩、報三寶恩。報眾生恩不僅包括前面提到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還包括佛教所說的無始以來個體與眾生之間可能存在過的親緣關系。因此,我們應該要報答三世、七世乃至生生世世的父母深恩,將所有的人都看作自己的親人,時刻想著報答親人的恩情。

  同時,報眾生恩還包含六道一切眾生, 因為按照佛教的輪回理論,包括動物在內的一切眾生在過去生中曾經可能互為六親眷屬,只是在現生現世,由於業力果報的不同,而有了人和動物的區別。而且,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佛性上人與動物是完全平等的,因此,佛教提倡戒殺、放生、素食,是基於對一切生命現象的平等看待和尊重。   報國家恩又稱報國土恩。國家、國土培育、養育了我們,我們應時刻熱愛國家,熱愛故土,念佛不忘報國,做一個愛國愛教的佛教徒。

  報父母恩,又稱報師長恩,父母生我、 育我,恩重如山,老師教會了我們讀書和做人的基本道理,使我們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這種恩情我們應該永遠銘記,努力報答。

  報三寶恩,就是報答佛、法、僧三寶的恩德。佛是天人的導師,佛法是真理,是我們修行學習的寶藏,僧是住持佛法的代表,是弘揚佛教真理的使者。三寶對佛教徒來說,就是指路的明燈,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是生命的皈依之處。因此,每個佛教徒都應念念不忘報答三寶之恩。

  常懷感恩,時時報恩,我們就會永遠活在安樂祥和、積極進取的當下。在報恩中修行,在修行中報恩,我們就會擁有道德的、有意義的人生。
(转自学佛网: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24/242599.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