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老年養生有哪些錯誤觀念呢?

人體就像一架精密的機器,要想延長其使用壽命,必須時時注意良好的保養。任何錯誤的認識都可能成為影響長壽的“禍根”。那麼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錯誤觀念有哪些呢?
渴了才喝水
口渴是體內已嚴重缺水的表現,水是維持人生命機體正常運轉和防治疾病最重要的物質,平時應養成隨時喝口水的習慣,而不是口渴了才意識到要喝水,一次喝很多。如果身體補充水分不夠及時,體內毒素沒有及時排出,毒素累積,病魔可能會乘虛而入!
病了才體檢
很多疾病在發病的初期並沒有明顯的徵兆,如肺結核、肝炎、高血壓、癌症等,如果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很多問題就可以及時避免。
急了再如廁
平時要養成定時如廁的習慣,即使沒有便意,也要有意識蹲一蹲,這樣便於形成條件反射。如果沒有定時如廁的好習慣,容易形成便秘。便秘的害處在於,如果沒有及時排泄,那麼其中的毒素會重新進入人體。
困了才睡覺
困倦是大腦極為疲勞的表現,因此我們平時一定要及時休息,避免大腦過度勞累。養成良好的就寢習慣,不僅可以保護大腦,還可以提高睡眠品質,減少失眠。這樣整個人就會充滿活力,朝氣蓬勃。
餓了才吃飯
食物在胃中一般會停留四到五小時,等到感覺餓的時候,胃中的食物已經排空,此時胃中的消化液就會主動消化胃黏膜。長此以往,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潰瘍。不僅如此,這種做法還極易損害身體,削弱人的抗病能力。
以上這些是生活中很常見的錯誤的觀念,一定要及時糾正,否則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老年人養生一二三四五

老年人養生一二三四五
一個“中心”:
健康的身心。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其生活品質才會高,才能享受到生活給予的樂趣。
二個“點”:
瀟灑點,糊塗點。瀟灑者,自然大方,輕鬆自如,不拘束;糊塗者,大徹大悟,淡泊寧心,不為瑣事所擾。何樂而不為呢?
三個忘記:
忘記年齡,忘記疾病,忘記恩怨。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每個人都應該坦然灑脫地對待,人生旅途中難免會有一些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恩恩怨怨,沒有必要對已經過去的事情斤斤計較。
四個“老”:
有個老伴、有個老窩、有點老底、有幾個老友。俗話說:“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老夫老妻在精神上相互安慰寄託,在生活上相互照顧關懷,是其他關係所無法替代的。有個老窩,老年人一定要有一所屬於自己的住宅,才會有安全感;有點老底,手中有點積蓄能夠及時拿出以解燃眉之急;有幾個老友,平時一起聊聊天,有事相互幫幫忙。
五個“要”:
要放、要跳、要笑、要俏、要聊。要放,對於一些有一定社會地位的退休老人要放下架子,把自己放在一名普通老百姓的位置上,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問題和處理周圍事物,心態才會平和,身心才會健康;要跳,老年人要經常活動,“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增強體質,使機體充滿活力,還可以調節情緒;要笑,老年人要對生活充滿樂觀情緒,時時保持愉快的心態;要俏,老年人的穿著要漂一些,這樣就會感覺年輕了許多,別人也會看到其煥發出的青春朝氣;要聊,老年人要經常與別人進行思想和感情交流。封閉自己以及強烈的孤獨感是引起老年抑鬱症和老年癡呆的原因之一。

老年人養生有四大秘訣

秘訣一:食粥非常適合老年人。
古人認為,粥乃世間第一補人之物。食粥,歷來為養生家所重視。粥,易於消化,調劑口味,攝生養體,尤其適合老年人。老年人食粥,必能強身健體,享盡大壽!
秘訣二:常飲用蜂蜜。
被稱為世界五大長壽地之一的格魯吉亞阿巴哈吉亞鄉,那裡的人們喜愛養蜂,經常吃蜂蜜,壽星特別多。有人甚至認為,“蜂蜜是老年人的牛奶”,可長期食用,有利無弊。這種說法很有道理,蜂蜜不僅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果糖,易於吸收,而且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殺菌力也很強,可防治多種老年疾病,如咳嗽、便秘、失眠、心血管疾病、消化不良、潰瘍病和痢疾等。
秘訣三:不挑食,什麼都吃,但是食之有度。
人體的正常運轉需要多種營養素,也就需要從多種不同的食物中攝取。老年人不要挑食,更不要偏食,各種食物都吃一點,有利於及時攝取身體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而且可以在不經意間防治很多疾病的發生。
秘訣四:常喝茶大有好處。
在一項針對不同地區的百歲老人進行的調查中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每天飲茶。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色素能防治動脈硬化,其有效率高達80%以上。也有學者發現福建烏龍茶可以抗癌,其抑制癌症的效果高達79%。還有學者證實雲南沱茶可降血脂。喝茶的確有益健康,其抗衰老作用超過維生素E18倍。
老年養生“四勤四戒”你做到了嗎?
“四勤”助您保健亦長壽
勤餐少食:老年人消化系統機能和心臟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老化,如果一次進餐太多,會加重消化系統和心臟的負擔,容易出現消化系統疾病和心臟問題,也容易發胖。因此,老年人要少食多餐,每餐只吃七八成飽,每天最好吃45餐。
勤於咀嚼:勤于咀嚼有利於牙齒的保健以及延緩面部咀嚼肌萎縮。老年人牙齒鬆動或者部分脫落,不利於將食物嚼碎,勤於咀嚼可以彌補這一不足,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
勤咽唾液:中醫有“咽津益壽”一說,認為常咽唾液有“灌溉五臟六腑、潤澤肢節皮毛”、增強胃脾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等作用。老年人可以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咽津功”,即甯心靜氣,舌舐上顎,將口中生出的唾液緩緩地咽下,重複數次。
勤於交談:儘量避免沉默寡言,常和他人進行交流可以開闊心胸,舒暢氣血,有利於身心健康。
“四戒”助您養生亦延年
戒久視:“久視者傷血”,人到老年,眼老昏花,如果長時間用眼,會傷血耗氣,頭暈目眩。因此,老年人看書讀報不宜超過兩小時。
戒久臥:“久臥者傷氣”,睡眠應保持一定的規律,一般成年人78小時即可,不能睡得太少,但是睡得太多超過十小時對身體也是極為不利的。
戒久坐:“久坐者傷肉”,長時間坐著不動,會使肌肉缺乏鍛煉,從而導致肌肉鬆弛,久而久之就會加速肌肉的衰退與萎縮。因此老年人一定要多活動,保持生命機體的活力。
戒久立:“久立者傷骨”,老年人氣血運行減弱,如果久立不動,會出現氣血凝滯,而招致疾病。應該動靜結合,主動調節身體的平衡。
老年人養生最怕 三個字
“摔”:1/3老人都摔過
老年人由於身體平衡性的降低,視力聽力的下降等,很容易摔倒,老年人骨骼含鈣量降低,骨骼變硬變脆,摔倒易造成骨折等的發生。同時身體的自愈能力下降,骨折後不易康復,這也是老年人“怕摔”的一大原因。
“堵”:腸胃怕堵,心更怕堵
老年人最怕堵的,一是消化道,二是心。老年人消化功能減弱,牙口不好,最好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否則很容易消化不了造成便秘。而心情不好的危害就更大了,孤單自卑等負面情感長期鬱結於心,會造成氣血不暢,這很可能將成為各種疾病的源頭。
“獨”:不獨居、不孤獨
現代社會年輕人主張獨立與自由,尤其是結婚後的小夫妻往往與老年人分開過,這看似是一種新的家庭模式的建立,其實其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老年人自理能力降低,自身各方面能力衰退容易產生不安全感。人老了除了需要朋友之間的正常交際關係之外,更需要兒女親人間的問候與關懷,因此年輕人要經常回家看看,多和老人聊聊天,給予老人足夠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