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觀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觀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急凍!不被「猝死」威脅 保命6法則

急凍!不被「猝死」威脅 保命6法則

素有「冬季殺手」之稱的腦血管疾病及心肌梗塞,已經多年名列十大死因的前三名。中、西醫師們提供6大方法,照顧家中心血管疾病長者。
以下這些場景很常見,長輩突然覺得胸口悶痛,甚至失去知覺;或是在寒冷的清晨裡剛起床,只不過是打了一個噴嚏,或外出運動,突然倒地不起……

心肌梗塞及腦中風最常發生在寒冷的時候。

同時具有中、西醫師執照的張哲慈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專任主治醫師王士豪解釋,因為氣溫降低,血液濃稠度就會增加、血壓容易不穩定,不但會增加血液在血管內凝固的機會,更可能讓原本就存在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變成血栓,進而增加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及中風的急性發作。

幸運者經過搶救而復元,但留下輕、重不一的後遺症,造成當事人及家人(照顧者)心中永遠的傷痛。中、西醫師們提出日常養生、照護的方法。

一、不暴飲暴食

中醫師蘇明達指出,胃處在心臟的下面,如果吃得太多,會向上頂住心臟。如果心臟受到頂壓而感到不舒服,影響正常的跳動。特別在血流不順暢之下,很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塞。

二、避免便秘

由於人體在用力時(例如用力上廁所),會對血管造成一定的壓力。同時具有中、西醫執照的葉信甫提醒家人,要特別注意,多帶領長輩多走動、多蔬果,以避免便秘發生,引發相關疾病的發作。

三、多吃養心食物

除了醫師及營養師大力鼓吹的少鹽、少油、少糖、不菸酒,以及多蔬果的健康飲食習慣之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吳建東建議多吃黑木耳及生蓮藕汁,能有效降低體內不好的膽固醇。

而從陰陽五行中「木可生火」的原理,蘇明達則建議如果想要強心,則可以多吃番茄、蔓越莓、枸杞等食物。戒除太甜、糯米類、或豆類食物,以免心臟「洩氣太多」、胃脹、讓心跳不正常及無法呼吸的不舒服之感。

四、食補宜「溫」不宜「熱」

有些人喜歡在寒冷的日子裡頻繁進補來保暖。然而張哲慈指出,不論天氣也多寒冷,進行食補一定要記得挑選「溫性」的,不要選擇太過燥熱的藥物或食材,過於燥熱的薑母鴨、羊肉爐並不適合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家。當然,過「涼」或「寒」的生食蔬果也不適宜。

所以他提供「陰陽雙補」的方式,例如在溫性食材中,同時加入溫性的人蔘、黃耆或當歸,以及涼性的天門冬、麥門冬、玉竹與百合等。

至於一般國人常用的藥材──熟地黃、何首烏,因為太過燥熱,並不適合給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家食用。

另外,傳統中醫在預防及治療中風時,通常會使用溫熱性質的藥材,目的在加強血流循環,避免血流集中往頭頂上衝。但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應避免食用補腦的天麻、來自青康藏高原的紅景天,以及紅花、十全大補湯,張哲慈強調,因為這幾種藥,會讓血液集中到腦部,反而加重了腦中風發生的危險。

五、洗澡、足浴或按摩

王士豪強調,天冷時,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除手套、襪子及洋蔥式由薄而厚一件件加上去的穿衣法外,帽子、圍巾、襪子及手套等也都必備,特別是手套及襪子對周邊血管硬化或糖尿病患更重要。

寒流來襲時,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或家中的長者請選擇在白天氣溫較高時洗澡。蘇明達中醫師更進一步提醒要室內通風,一般心臟不強的人特別怕冷,就算穿再多還是感覺冷,特別是當門窗緊閉取暖而缺氧、昏睡時,身體就更是暖不起來,這是因為身體處在缺氧之際,心跳就會愈快,血壓也容易上升,心血管的疾病也就容易浮現。

另外,對於「足常溫、頭常涼」的說法,張哲慈說冷天頭部保暖固然重要,但溫度也不能太高,否則就有可能出現頭昏腦脹。這也凸顯出泡腳養生方法的重要性。

泡腳時要特別注意:

1.水面要超過腳踝以上三吋(四指幅)的「三陰交」穴。

2.水溫可以比一般泡溫泉或泡澡的溫度稍高(約攝氏42度左右)。

中醫師們都強調,只要透過按摩讓手、腳溫暖了,就是幫助身體血液的循環順暢、減輕身體的壓力,功效等同於泡腳的原理,目的也同樣是為了減緩大腦裡的高漲壓力,並且宣洩體內器官的壓力。

陳旺全中醫師建議有高血壓問題的人,平日可以按壓合谷、曲池與太沖穴;動脈硬化者可按外關、手三里、復溜穴。

六、安定神志,避免心情大起大落

中醫認為「情志失調」是引發心絞痛甚至腦中風的重要因素之一。古人張湛《養生十要》裡的十大養生要點就以「安定神志」為第一要務,因此,葉信甫再三強調病患平日應避免情緒大幅波動。

現代人的家庭及事業忙碌,形成壓力,常常會有急躁、焦慮、驚恐等不良情緒,最易導致血壓上升,葉信甫說,所以保持心境平和、胸懷開闊、精神樂觀,絕對是平日保養及預防的要點。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改善手腳冰冷,3大招驅寒保元氣



正逢大寒時節,嚴冬威力達到最高峰,也是怕冷的冰棒族最辛苦的時候。如果不做好禦寒措施,導致血液循環惡化,除了手腳冰冷,還會造成睡眠不足、疲勞蓄積,頭痛、肩膀痠痛惡化,感冒頻率增加等問題。
日本資深健康管理師吉鶴亞紀子建議,冰棒族要點燃體內的小火爐,在冬天頭好壯壯,一定要遵守下列3大原則:

1.多吃溫暖的陽性食物:

可以幫助因寒冷的肢體放鬆,幫助血液流動順暢,消除疲勞。

●含水分少的根莖類,紅色及黑色的蔬菜水果。例如南瓜、紅蘿蔔、牛蒡、洋蔥、蘋果、葡萄等。

●紅茶、烏龍茶、日本煎茶:發酵過的茶比起未發酵的綠茶,更有溫暖身體的效果。綠茶、咖啡則要少喝。

●糙米、全穀類:未精製的食物,含有較高維生素及礦物質,有助營養均衡。

●生薑、香辛料:生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又具有發汗、驅寒的效果,可以說是廚房裡的良藥。就寢前可以將1小杯熱紅茶配上一小匙生薑末,迅速溫暖身體、進入好眠。或將10片薑放入400㏄水,煮沸後加入蜂蜜混合,熄火再擠入檸檬汁(檸檬切片放入亦可),除了解消冰冷感,對著涼傷風也很有效。

2.保持身體中心部分溫暖:

腹部受寒時,會影響全身的血液循環,手腳更容易冰冷。衣物要蓋過肚臍,在室內時,腹部圍上圍巾、蓋小毯子,或利用懷爐讓腹部周圍暖和。

3.鍛鍊肌肉:

肌肉能促使熱能產生,現代人運動不足,肌肉量減少,是冰冷症狀發生的原因之一。別因為怕冷放棄運動,就算在室內也可以經常活動足部,增加足部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例如:

●轉動腳踝,向左向右畫圓圈,約2、3分鐘。

●腳尖朝上拉緊腿部肌肉,腳趾反覆用力張開、縮緊至少30下。

●坐在椅子約三分之一處,背挺直,一腿先向前伸直,吐氣緩緩向前彎,感覺大腿內側肌肉拉緊,氣吐盡後回復原狀再換腳做。

此外,睡前可按摩湧泉穴(位於腳掌底前半凹陷處,也就是從第2、3腳趾趾縫延伸到足跟連線約三分之一處),促進氣血循環、好睡。而訴求塑身的調整型衣物,可能會讓血液循環不良,最好少穿。高跟鞋、太緊的鞋子也要避免。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冰箱│冰箱七分滿,門邊膠條每週擦,避免食物中毒

冰箱│冰箱七分滿,門邊膠條每週擦,避免食物中毒

這些當紅的廚房家電,你以為買了就無所不能、吃得健康了嗎?其實,若沒正確使用,仍有潛藏風險。
「很多台灣家庭的冰箱很可怕,塞得滿滿的,」譚敦慈一提到冰箱便這樣說。冰箱塞滿食物代表你正在耗損你的冰箱,別以為這跟食安無關,冰箱的使用跟食物保鮮、食物中毒息息相關。

切記冰箱裝七分滿就好,譚敦慈說,冷氣需要對流才能保鮮。《我的食材便利包》作者楊賢英則建議,將冰箱冷藏分為「視線範圍」與必須踮腳或彎腰才拿得到的「非視線範圍」。後者放效期久的東西,視線範圍則放賞味期限一週內的,避免食物過期而浪費或誤食。冰溫室溫度較低,可放一週內要吃完的葷食,既有退冰效果又能保鮮。

專家叮嚀 

譚敦慈說,務必每週用濕布擦一次冰箱門邊的膠條,上面若卡了一層垢或黴菌,冰箱會閉合不緊,使冷氣散溢,更會直接造成食物鮮度不足,甚至污染食物,黴菌的毒素可輕可重,可能沒事,也可能長期累積在體內,造成肝腎負擔。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衣領、袖口髒髒,小蘇打好好用!

小蘇打、檸檬酸、肥皂,聰明使用天然清潔劑:
/小蘇打/

◎原理:弱鹼性,適用於油垢等酸性污垢。兼具中和、消臭、發泡、軟化水等作用。但要買食用小蘇打當清潔劑,避免用可能添加重金屬的工業用小蘇打。

◎聰明用:

(1)水槽、水龍頭、馬桶:用牙刷或刷子沾取小蘇打粉,清洗陶瓷和不鏽鋼類最有效,細縫處可用尖吸管輔助,原本又黑又舊的表面,很快就變得亮晶晶。

(2)地毯:沾了油漬的地毯可撒上小蘇打粉,放置1小時後以吸塵器清潔即可。

(3)梳子:可用一杯水加一小匙小蘇打粉,把梳子浸在水裡半天,殘留在梳子上的諸多髮絲便容易清除。

(4)衣領、袖口:難清理的污垢處可沾濕後撒上小蘇打粉,刷洗乾淨後再放到洗衣機裡清洗。

/檸檬酸或檸檬汁/

◎原理:
酸性,適合用來去除鹼性污垢。有中和、溶解、洗淨、柔軟污垢等作用。檸檬酸可在藥局或化工行購買。

◎聰明用:

(1)排水管:水槽的排水管常留下許多污垢,可用檸檬酸加水倒入排水管後,加入一大匙小蘇打粉,蓋上排水管的蓋子,酸鹼中和出現泡沫可清潔管內髒污。同樣原理可用來清潔熱水瓶內部。

(2)木質家具:用檸檬皮擦拭,可常保木質家具晶亮如新。

/肥皂/

◎原理:
鹼性,含有界面活性劑的成分,適用於去除油污或灰塵等酸性污垢。

◎聰明用:

(1)廚房瓷磚:用肥皂水噴濕衛生紙或紙巾,貼在充滿油垢的瓷磚上靜置一晚,可吸附髒污。

(2)抽油煙機:噴灑肥皂水後,油污可隨著水滴下來。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6招打造健康無毒的家

6招打造健康無毒的家

1.環保建材聰明選

令人聞之色變的甲醛和室內有機揮發物(VOC),以油漆和板材中含量最高,因此最好選擇低揮發性、有環保標章的油漆,或請廠商出示板材的甲醛溢散量測試證明(不要超過50g-L)。

目前在家具賣場和建材行,都可買到獲得環保標章的綠建材油漆,「一般國產的環保漆就已是不錯的選擇,」綠建築專家陳重仁說,環保標章有等級之分,如果更進一步要求,可選擇符合環保標示E0(歐規)和F4顆星(日規)以上更健康安全。

也可選擇低揮發性的矽膠(產品上會標示VOC含量不超過250g-L,目前有道康寧和GE兩個廠牌),就能減少室內有機毒物的累積。

2.配電盤不要密封

電線走火是居家火災的主因,江守山提到不少居家的配電盤設計有問題,不是發熱發燙,便是封死鎖住,很容易引發火災。

配電盤要隨時可以開啟,電線走火時就可以直接關閉主電源,不致引發火災。

此外,也要經常檢查配電盤是否過熱,他特別提醒要用手背而非手心觸摸試溫,因為手背碰到熱或刺激會縮起,手心反而會緊緊抓住不放,增加觸電危險。

3.檢查排氣管和管道間設計

「很多排氣管是裝假的,」到處檢驗房子的江守山就發現,不少住宅排風口和管道間設計不良,讓髒污的空氣甚至有毒氣體往室內亂竄。

建議裝潢後一定要打開天花板仔細做檢查。

4.改善通風有一套

「窗子能開儘量開,」陳重仁說,儘量選擇可開啟窗戶的房子,且窗戶開啟的面積至少大於1/4~1/2,或是可向外推開。

譬如透天厝改建,前後走道必須留對開的門,或是在門上加裝小氣窗,增加通風對流。

除了增加通風量,種植可吸附有機物質甲醛,如吊蘭,吸附苯的波士頓腎蕨和非洲蕨,也可達到清淨空氣功效,而且種植愈久效果愈好。

至於位在空氣污染的都會地區不適合開窗,可加裝換氣機。陳重仁新裝潢好的辦公室內就裝了一台類似抽風扇的換氣機,價格約3000~5000元,除可引進室外新鮮空氣,兼具過濾與隔音效果,很適合位在鬧區的辦公室或住家。

如果室內的辛辣嗆鼻氣味仍然嚴重,建議找專業公司施工,利用觸媒等工具,便能讓室內空氣恢復清新。

5.除去濕氣,黴菌不再來

保持室內的通風路徑,就能遠離濕氣危害。可在居家潮濕的地方,如浴室或廚房等加裝抽風扇或開窗。

尤其是更衣間和衣櫥經常貼近潮濕的浴室旁邊,最好加裝窗戶,或者衣櫥門要經常打開不封死,才不會有衣物發霉問題,陳重仁說。

6.睡床遠離輻射源

發生在床位附近的低頻輻射,對人體危害最大,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低頻輻射中,會導致白血病、乳癌和不孕症,且對孩童健康影響更大。所以不要在臥室裝電腦、電視機,床頭不要放音響和手機等電器設備。尤其入睡時應關閉電源。

家庭的配電系統和冰箱背後的一牆之隔,不要安排床位,容易有輻射危險,江守山提到。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世界上最简单的防中风防痴呆降血糖的动作竟然是......



那些长期不锻炼,久坐如屁屁粘在座椅上的懒鬼们,脑血管就不会晶莹剔透,血管畅通了。往往越坐越笨。老人久坐不动,则退化超级加快,勤快的老人呆得慢,脑子灵活的老人衰老也慢。
别尽想着解放全人类,先让自己的大脑轻松点吧。
脑溢血、脑梗死主要导致偏瘫跛行,活动能力下降。而所有人的衰老都是血管变细的结果,供血逐步下降,脑部营养逐渐减少,慢慢老去,逐步步履艰难而老态龙钟。

中老年人谁都怕中风,可有几个人知道世界上最简单的防中风痴呆和降餐后血糖的的动作竟然这么简单,就是踮脚
这可不是常人所说的练习小腿肌肉,还怕小腿变粗等等说法。除了锻炼小腿肌肉,让下肢血管流动之积极作用之外,大脑能够控制远端的脚爪子和腿肚子,说明神经没坏,脑子没呆,刺激远端的肌肉运动还会刺激大脑,反馈调节大脑功能。肩膀上这个几十年的脑壳里面的血管才不会加速堵塞,也就不会中风。
怎么踮脚呢?
让糖尿病人慢慢踮脚,自然就消耗了血糖,剧烈运动有时会增高血糖,那是与时俱进的运动性血糖升高,有的人运动后低血糖出事情,这是运动后迟发型低血糖。缓慢降低血糖的方法其实就是踮踮脚,别小看踮脚,这可是全身重量的负荷练习,人有多重,踮脚时腿部肌肉就使了多大劲儿。

我们训练组中的85岁老人们练了两年后,腿脚挺利索,血糖血脂有所改善,不再相信药物能够救命,相信只有体能维持得好,人才能长寿,动作超简单,但需要持之以恒。(当然有其他综合训练,但在家中仅仅练习踮脚,前几期写的老人的床上运动)

83岁以上老人也可扶着沙发和座椅站立踮脚,打好这个基础才能做别的锻炼。而很多老人脚部还没练好,足跟都不稳,腿没劲儿,就性子急快跑快走了,有的容易摔跟头。还是简单练点踮脚和勾脚吧。(练习中呼吸时,踮起脚吸气,脚后跟下降过程中慢慢吸气,逐渐慢些最好。)每天练30个一组,全天分段练20组。坚持练习就能减少跌到、增强老人步行信心。


实在没时间锻炼,每天在办公室踮脚勾脚也不犯别人,开会时可以偷偷练练。春节回家一定要教会老人踮脚和勾脚,不光练习走路的肌肉,还能锻炼大脑防止痴呆,餐后练还能慢慢悄悄地降低血糖……


踮脚是最远端的肌肉控制和肌力训练,最简单最靠谱。办公室久坐的懒人们,为了您的大脑健康,动动你们的脚爪吧!老人们,为了减慢大脑衰老,请试着动动吧。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別急著趕路 以免人生提早打烊

一名35歲男性是某大公司的業務經理,一個月在歐洲跑28個城市。每天坐飛機住不同的旅館,與不同的客戶談判簽約,一趟800多萬元(合台幣約2億4500多萬元)的約,卻在回到台灣的第二天中風,半身癱瘓!

另一名39歲的電子新貴去夏威夷探視妻小,搭星期一清晨的飛機回台灣,從機場直接上班,下了班打麻將,吃消夜,回家睡不到3小時,星期二清晨5點打高爾夫球,9點上班,下了班,有人約打撞球,電子新貴趕過去,坐在吧台高腳椅上,被人發現頭垂下來,臉色發青!救護車送去醫院,居然是腦幹中風,變成植物人!

這兩個中風故事的主角正值壯年,妻子年輕美貌,甚至小孩還沒有滿周歲!人生殘局該怎麼收拾,令人擔心!

據說他們的檢查結果不是先天腦血管異常,也沒有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等病史,發病的原因是腦血管內膜剝離形成動脈瘤(動脈的內膜像衣服的襯裡,原本與管壁密合,如果血液滲進內膜將管壁剝離,形成動脈瘤,容易破裂出血)。

醫學文獻沒有記載年輕人剝離性動脈瘤中風的原因,依據推理,可能與步調緊湊、壓力過大有關!實驗證實,正常血壓的人過勞或熬夜,血壓會升高,而升高的數值與勞累的程度成正比,長期生活緊湊,壓力過大,也難怪腦血管發生剝離性動脈瘤了!

我的父親是開業醫師,在他的時代,醫師的應診時間是每天早、中、晚加上週日的白天,但父親堅持每天工作8小時,週日休診,而且50歲之後,逐步減少工作時間,他安排自己學法語、聽音樂、畫圖、寫作、游泳。母親管理診所的帳目,對於父親寧願優閒很不高興,經常嘮叨,但父親說:「醫師看多少病人,是要算總數,不是算年度!」

父親在80歲往生,他當醫師看門診一直到他躺下來的前一天為止,對於「急著趕路」的年輕人,父親的話語,值得參考!人生如果提早打烊,年度的成績如何能與別人的總成績比較呢?

(作者為台北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醫師)

五樣好東西:
豆漿、水果、綠茶、咖啡、蕃薯

因緣際會下,看到一位名吳寶芬講師的健康座報導,她贏得滿堂喝采下,是抽絲剝繭地打破一般人根深蒂固的錯誤飲食觀念。為一改前非,將筆記好好整理一番!五樣好東西是:

1) 睡前喝豆漿

睡前喝豆漿:豆漿富含100%的優質胺基酸,可製造充分的生長激素,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消耗體內多餘的醣份和脂肪,所以睡前喝豆漿,有減肥的的效果,這就是「胺基酸減肥法」,又叫「懶人減肥法」。

此外,大豆富含異黃酮素(天然的雌激素),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保護心臟,預防心肌梗塞,所以女生得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只有男生的六分之一,異黃酮素並可抑制人體鈣質的流失,還可預防與基因遺傳有關的乳癌與腸癌,因此睡前喝上一杯 250c c的豆漿,冷熱甜淡隨意,可讓您有一個好睡眠、好體質。但是現在市面上的黃豆有80%是基因改造的,目前基因改造的食品對人體的影響如何還未可知,購買非基因改造豆漿,建議購買無防腐劑喔,睡前喝比早上喝的效益更大。

2) 吃水果比吃蔬菜好

吃水果比吃蔬菜好:當個「好色之徒」吧,吃水果要選香的,顏色鮮豔的,含有大量松脂,多吃對身體有益。且吃水果比吃蔬菜好,松脂成分可抗壓,如芒果要選土芒果,葡萄要吃紫葡萄,西瓜選無子大紅西瓜,蜜瓜選綠色的,哈蜜瓜要選肉色的,水果中以榴璉的松脂居第一。然今後別再吃西柚因會抑制肝的解毒!
 
3) 綠茶效益勝過水

建議喝綠茶來代替水和紅茶,因水帶不走身上不好的物質,紅茶為已發酵的熟茶,因此綠茶優於紅茶,多喝綠茶可以降低巴金森,且綠茶含兒茶素,能保護關節軟骨緩解疼痛。另外,泡過後無味的綠茶包,可用來擦過敏的皮膚跟濕疹唷!
 
4) 天天來杯咖啡吧

喝咖啡選阿拉伯豆:每天一杯咖啡,喝咖啡的好處是咖啡可抑制多巴胺L-Dopa,預防老化、巴金森氏症、防癌,咖啡會活化大腦命令四肢時所需要的傳導物,年老以後身手較為協調,壞處是喝咖啡會流失鈣與一些維他命。懷孕前三個月禁喝,因易流產。此外,喝咖啡要選阿拉伯豆,不是爪哇豆,豆子要新鮮,放久了會產生黃麴毒素。

5) 將癌細胞改邪歸正的蕃薯

蕃薯導正病變細胞:蕃薯含神經節肝酯,能導正病變細胞;且蕃薯可以減肥,因為其澱粉是水溶性纖維,不會囤積體內。蕃薯的甜味是多醣,對人體有益,比吃飯更有飽足感,建議一週可用一餐蕃薯代替飯來吃。蕃薯愈紅愈甜愈好,烤的比水煮和蒸的好,且烤後連皮一起吃更好。專作放射線之醫師,認為『微波爐』會利用電波少一個正價電子,運用水分子之震盪使食物變熱,所以食物易變成自由基,就會容易致癌。所以偶而方便用一下,最好還是少用『微波爐』最好!

以下文章值得參考

人體內的有毒物質主要來源於兩個途徑:一是大氣與水源中的污染物、通過呼吸及進餐而侵入人體內,鉛、鋁、汞等重金屬就是其代表;另一個是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廢物,如自由基、硫化氫等。時下,清除體內垃圾已成健康時尚。下列方法可幫您及時清除體內毒素。

1) 主動咳嗽法

自然界中的粉塵、金屬微粒及廢氣中的毒性物質,通過呼吸進入肺臟,既損害肺臟,又通過血液迴圈而!株連'全身。借助主動咳嗽可以'清掃'肺臟。每天到室外空氣清新處做深呼吸運動,深吸氣時緩緩抬起雙臂,然後主動咳嗽,使氣流從口、鼻中噴出,咳出痰液。
 
2) 飲水沖洗法

定時排便,縮短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及時排出糞便中的毒素。
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開水,有利於大便通暢以及毒素從尿液中排出。
 
3) 運動出汗法

皮膚也是排泄毒素的途徑,主要通過出汗的方式,讓毒素隨汗液排出體外。
 
4) 巧用食物法

●常飲鮮果、鮮菜汁( 不經炒煮 ),鮮果、鮮菜汁是體內'清潔劑',牠們能排除體內堆積的毒素和廢物。
●常吃海帶,海帶對放射性物質有特別的親和力,海帶膠質能促使體內的放射性物質隨著大號排出體外,從而減少放射性物質在人體內的積聚,也減少了放射性疾病的發生率。


●常喝綠豆湯,綠豆湯能輔助排泄體內的毒素,促進機體的正常代謝。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活在鹼性 死於酸性

活在鹼性 死於酸性
為了你的健康,一定要看!waterwiner

一、體質易變酸的幾種行為
1. 熬夜——體質變酸!
晚上1:00以後不睡覺,人體的代謝作用會改由內分泌燃燒,用內分泌燃燒產生的毒素會很多,會使體質變酸。
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機率比抽煙或喝酒的人都來得高。
所以每天盡量在12:00以前睡覺,不要常熬夜!熬夜時不要吃肉,盡量吃碳水化合物,這樣隔天才不至於很累,可把傷害減至最低。

2. 吃宵夜——體質變酸!
凡是晚上8:00再進食就稱做宵夜。
吃宵夜隔天會疲倦,爬不起床,肝也會受損,因為睡覺時,人體各器官活動力低,處於休息狀態,因此食物留在腸子裏會變酸,發酵,而產生毒素傷害身體。

3. 不吃早餐——體質會變酸!
台灣人普遍不吃早餐,這是非常不正確的飲食習慣。
早餐一定要豐富,而且要選擇耐燃燒4~5小時的食物,才足夠你一天的消耗量。

4. 運動不足——體質會變酸!
在陽光下面多做運動多出汗,容易幫助體內排出多餘的酸性物質。
但是由於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加之交通工具的不斷更新,整天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運動量大大地減少了,這樣導致酸性毒素長期滯留在體內,導致體質的酸性化。

5. 過重的心理負擔——體質會變酸!
心理負擔過重也會導致體質酸性化。
有關科研機構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把兩隻小白鼠放在兩個籠子裏,一隻小白鼠用黑布將其眼睛蒙上,然後用一根小棍去騷擾它。
一個月後發現,蒙上眼睛的小白鼠體液完全酸性化。
第二個月發現小白鼠的身上出現了癌細胞。
而另一個籠子裏的小白鼠卻安然無恙。
可見在高度緊張,高度壓力的情況下,生物體會出現嚴重的酸性化。
科學家也發現,當一個人在發脾氣的時候,尤其是暴怒的時候,他呼出的氣體都是有毒的。
由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中,感情上都承擔著不同的壓力,在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同樣能導致體質的酸性化。

二、酸性體質的危害
酸性體質的人面色晦暗,皮膚毛孔變粗,皮紋加深,嘴唇發紫,目光無神,自覺疲乏,常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日本著名醫學博士柳澤文正曾做過一個實驗:找1000個癌症患者抽血檢查,結果1000個癌症患者的血液,都呈酸性 也就是酸性體質。

美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學說,叫做“片瀨學說”人體的健康與否,是由人體的血液酸鹼比例來控制的。

1973年科學家“荷尼”和“巴班”二人,經過研究證實一點,人體內的淋巴球,欲消滅癌細胞時,體質必須是“鹼性”才可以。

古希臘醫聖“希波克拉底”說:要治病需靠自己本身,這表示一切生物都具備自然的治愈力。
若個人的身體完全變化為“酸性體質”,這個人的生命頂多維持二天,因為變成“酸性”體質時,大致上會引起敗血症,或尿毒症而死亡。

三、酸性體質對人體的影響
1. 對循環係統的影響:
體液偏酸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循環減慢,血液中的脂質類物質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導致早期動脈硬化,血栓或心,腦血管疾病。

2. 對骨骼的影響:
偏酸的體液刺激甲狀旁腺,使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多,骨骼釋放到血液中的鈣增多,鈣雖然可以中和血液中的酸,但這樣長期“借”鈣的結果,會導致骨質疏鬆,骨質增生,骨骼變形及牙損害等。

3. 對眼睛影響:
體液偏酸,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循環減慢,對組織細胞供氧減少,易造成組織細胞衰老死亡,而眼底的血管又細又長,所以極易受累病變,使循環不暢,發生眼部疾病。

4. 對皮膚的影響:
偏酸的體液使皮脂臘的微酸性狀態受到破壞,失去了對細菌的抑製作用,易引發痤瘡,毛囊炎,癤腫等感染性皮膚病。
據調查,80%痤瘡患者的體液偏酸,粘稠度增高,血循環減慢,黑色素及酸性產物在皮下瘀積,晚出現色素斑,皮膚幹燥,以及皮膚彈性差,晦暗,提前衰老等,此時皮膚還處於高敏感狀態,極易過敏。

5. 對免疫係統的影響:
體液偏酸,人的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
因此體液的酸鹼平衡對健康與美容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四、改善酸性體質的方法
首先,多吃富含鹼性物質的食品。
英國最佳營養協會的創始人帕特裏克在他的《營養聖經》中提議:日常飲食中,應該有80%的堿性食物和20%的酸性食物。
但是,事實上,我們在平常的飲食中很難將酸性食物與鹼性食物的比例控制在1:4這就需要通過補充一些高鹼性的功能性食品來進行調節。

其次,配合改變飲用水質,用弱鹼性的水來代替自來水,純淨水,創造體內弱鹼環境。

再次,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情,同時進行適量的運動,杜絕不良嗜好。

※體質的酸性化是萬病之源——千萬記住1:4

美國醫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雷翁教授說:“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而基本上,所有的肉類都屬於酸性,絕大部分的蔬果類都屬鹼性。

美國著名營養學家RAGNAR BERG博士說:如果想維持健康的身體,每攝取20%的酸性食物,就需要80%的鹼性食物。
可見,當你每一天吃進肚子內的食物都是酸性為多,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體質酸性過高,進而患上各種慢性瘓病。

大致上,您每吃一份肉,就需要吃至少四份以上的蔬果才能平衡其帶來的酸性,加上各種輻射,汙染,壓力,壞心情等也會令身體酸性化。
這就是為何只有10%的人體質是鹼性的。

日本醫學博士柳澤文正用實驗證明100%的癌症患者是酸性體質,諾貝爾獎獲得者,德國生物化學家Otto Warburg博士認為缺氧的環境使正常細胞癌變,而體液酸化是導致缺氧的主要因素。

研究表明:
A)癌症不能在弱鹼性的人體中形成;

B)癌症只能在酸性身體中形成;

C)如果你有癌症,說明身體是酸性的;

D)癌症只能在一個酸性的身體擴展;

E)如果你的身體變成弱鹼性,癌症不能擴展;

F)如果你能平衡你的身體PH值,讓你的身體轉變成弱鹼性,不管你得的是什麼癌症都有轉變和被治好;

G)不管你的情況多麼糟糕,那怕只能活6個月,如果你能轉變你的身體PH值到弱鹼性,你的癌症就不會擴展,就會好;

H)不用擔心你的家族中你的媽媽,爸爸或任何人有癌症,只要你的身體是弱鹼性的,你不會得癌,如果你酸性體質,細胞將易轉變癌細胞。

J)癌症都是在酸性體液中生存的,沒別的。
如果你的身體是酸的,你就會得癌症。
如果你的身體是弱鹼的,你就不會得癌症,如果你已有了癌症,只要你能調整你身體的PH值到弱鹼性,癌症就會離你而去。

五、食物酸堿一覽表
強酸性食品:
蛋黃、乳酪、甜點、白糖、金槍魚、比目魚。

中酸性食品:
火腿、培根、雞肉、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

弱酸性食品:
白米、花生、啤酒、海苔、章魚、巧克力、空心粉、蔥。

強鹼性食品:
葡萄、茶葉、香菇、葡萄酒、海帶、柑橘類、柿子、黃瓜、胡蘿蔔、白蘿蔔。

中鹼性食品:
大豆、蕃茄、 香蕉、草莓、蛋白、梅乾、檸檬、菠菜等、牛蒡。

弱鹼性食品:
紅豆、蘋果、甘藍菜、豆腐、卷心菜、油菜、梨、馬鈴薯。

我們會發現很多好吃的東西幾乎都是酸性的,如:魚、肉、米飯、酒、砂糖等,全都是酸性食物。
相反鹼性食物如海帶、蔬菜、白蘿蔔、豆腐等多半是不易引起食欲但卻對身體有益的食物。

外行人的想法,以為酸的東西就是酸性食物,如一看就會令人流口水的草莓、檸檬等,其實這些東西正是典型的鹼性食物,生活中,我們應該合理攝取營養,均衡我們的身體。

六、酸鹼體質自我測試
試在下列小問題中與你情況相符的問題有多少個:

1)皮膚沒有彈性、暗淡無光澤。
2)臉上容易長痘或粉刺。
3)容易疲勞,嗜睡,稍做運動就覺得累。
4)情緒不穩定,容易發怒。
5)牙齦經常出血,外傷口愈合慢,容易淤青。
6)胃腸、肝、腎功能不好。
7)常出現便秘現象。
8)愛吃甜食,口中常有異味。
9)汗腳,四肢容易冰冷。
10)夏天容易被蚊蟲叮咬。
11)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
12)晚上睡眠不好,早上起來感覺精神不好。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不花錢8招,教你把廁所變香!

浴室臭味有時是先天不良造成,有時是後天失調,《康健》幫你找回浴室該有的清香。
第一天搬到新家,我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廁所裡有股難聞的味道。一開始,我以為是因為施工剛結束的關係,因此每天都用抽風機抽上半小時到一小時,窗戶更是全天候打開。但那臭味還是時不時會飄出,讓我上廁所很想快快結束,有時味道更重到讓我想吐。我還曾經猜測,是不是髒衣服堆久了的味道?還是上完廁所馬桶蓋沒蓋起來?或是樓下正在施工飄上來的臭味?

搬進新家已經三個多月了。前陣子天氣變冷,把窗戶關上的時間較多,那股味道停留在廁所的時間似乎也變長了。

廁所臭味是個常見、且十分令人困擾的問題。針對廁所臭味,有一個觀念要先澄清:抽風機並不能解決臭味問題。

因為第一,一般抽風機只能換氣,稍微高檔一點的,會有除濕、暖房功能,但都不除臭;第二,我們每家廁所的氣體被抽風機抽到管道間,並透過管線的連結,將各家抽出的氣體送到頂樓排出,但要順利垂直往上送總是比較費力,光靠抽風機的力量其實是不夠的。

先檢查是不是先天不良造成

那是不是表示廁所就應該會有臭味呢?其實不然。宜修網站長蔡明達說,如果遵守正規的設計,洗手台、地板、浴缸的排水孔都會設置「存水灣」,存水灣的彎道部份會儲水,形成所謂的「水封」,只要水封存在,臭氣是無法進入室內的。

要檢查你家的廁所有沒有存水灣,有個簡單的方法,拿著手電筒往地板排水內照,如果有反光,就表示有存水灣,如果沒有,比較簡易的方式可以加裝內建有水封的落水頭,只要兩、三百元,問題就解決了。

不過宜修網的專欄作家張家銘也提醒,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採用乾濕分離的設計,外面的地板排水很可能因為不常使用,容易導致水封乾掉,要記得常常添水。

除了存水灣,還有另一個地方要查看,不過你得搬張梯子或高椅子,爬上你家廁所的檢修口,看看管路接到管道間的開口是否確實填塞。

蔡明達解釋,管道間本來就有不少臭氣、濕氣,再加上許多大樓把各家廁所臭氣都抽到管道間,如果管道間與牆壁的縫隙沒有確實填塞,這些臭味就可能溢回室內;「甚至許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也是因為一氧化碳氣體順著管道間,從縫隙鑽進室內」。

不過真的很難百分百密封。張家銘也曾碰到網友的狀況,雖然管道間有確實填塞,但問題卻出在排風機軟管上的小裂縫。

「因此最根本解決的方式就是廁所能對外開窗,或至少要做到當層排放,」張家銘說明,所謂的當層排放就是抽風機抽出的濕氣及廢氣,不是送到管道間再送往屋頂排出,而是透過風管(排氣鋁折管)直接從你家這層樓「水平」排出。

聽起來好像是個複雜的工程,但只要在牆壁上挖個洞,讓排風管接出去,加上一台性能較好的排風機,然後在外牆加裝一個魚眼罩即可。

不過因為牽涉到管線與天花板,因此最好能趁著家裡整修、裝潢時一併規劃,在天花板尚未封板前,把通風管安裝完成。

張家銘還提醒,排風管的坡度要稍微向下,颱風時才不會有雨水倒灌的情形發生。

最後,還有一點要注意,雖然抽風機的作用不大,但還是要定期檢查、維修、保養,才能有效抽出廁所廢氣。

八招教你調理廁所氣味

除了因為先天結構上的問題導致廁所臭氣四溢,生活魔法家陳映如還要教你幾招,簡單就能讓浴室不再臭味撲鼻。

1浴室常常打掃

許多人浴室裡一定會放有洗衣籃、垃圾桶,髒衣服、垃圾的堆積也都是臭味來源,最好能常常清潔、打掃。

2更換腳踏墊

浴室的腳踏墊最容易藏汙納垢,有時候小朋友尿尿對不準,也可能滴到腳踏墊上卻看不到,久了就會產生氣味,因此要常更換腳踏墊。

陳映如還提醒,棉質的容易吸水且不易散味,因此並不建議選用棉質腳踏墊;另外,可以在腳踏墊下加鋪報紙幫助吸水,又容易更換。

3浴巾毛巾不要囤放浴室內

不只腳踏墊,像浴巾、小毛巾等也都容易吸濕受潮,也要記得常更換,並保持乾燥;尤其是乾淨的毛巾最好不要囤放在浴室內,不然就得收到櫃子裡,防止霉味產生。

4增加香氣前先除臭

賣火柴的女孩劃一根火柴看到夢想,其實一根火柴還能去除臭味。火柴、蠟燭或打火機都有同樣的效果,許多帶有臭味氣體都是可燃性氣體,點燃火柴的動作可以讓這些氣體完全燃燒,空氣中自然就不再殘留臭味。

若想再加點香味,你可以點些精油蠟燭,效果也不錯。

但記得,除臭是第一步,之後才是想辦法讓廁所芳香,不然就像流汗完噴香水一樣,味道反而會更噁心。

5小蘇打粉+精油也能除臭

陳映如在《超市魔法家》一書中便教大家,用杯子裝一些小蘇打粉,在粉上滴幾滴精油,小蘇打粉有除臭功能,精油又散發天然香氣,你甚至可以選擇像茶樹、尤加利、薄荷等具抗菌功效的精油,讓你家的浴室擁有自然好氣味。

6自製香氛衛生紙

陳映如自己在家則會在衛生紙盒的最下面墊一個香氛袋,抽出衛生紙時,也能順便帶出一縷清香。

7茶葉吸濕除臭一舉兩得

如果是習慣使用薰香燈的人,也可以在原本放精油的地方,改放乾茶葉,點上蠟燭加熱後,不僅會飄出雅緻的茶香,茶葉還有吸濕的功用,一舉兩得。

8隨手蓋

隨手將馬桶蓋及垃圾桶蓋蓋上,也可以防止臭味產生。

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再聰明又怎樣?道德低落還是沒用,一個留法女孩的求職經歷... 看完讓人醒悟..

聰明是挽救不了缺道德的底線

十二年前,
有一個小女孩剛畢業就去了法國,
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
漸漸地,
她發現當地的的公共交通系統的售票處是自助的,
也就是你想到哪個地方,根據目的地自行買票,
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檢票口,也沒有檢票員。
甚至連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

她發現了這個管理上的漏洞,
或者說以她的思維方式看來是漏洞。
憑著自己的聰明勁,她精確地估算了這樣一個概率:
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約僅為萬分之三。
她為自己的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
從此之後,她便經常逃票上車。
她還找到了一個寬慰自己的理由:

自己還是窮學生嘛,能省一點是一點。
但這個心態...終究鑄成大錯...
四年過去了,
名牌大學的金字招牌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她充滿信心,
她開始頻頻地進入巴黎一些跨國公司的大門,
躊躇滿志地推銷自己。
這些公司都是先熱情有加,
然而數日之後,卻又都是婉言相拒。

一次次的失敗,使她憤怒

她認為一定是這些公司有種族歧視的傾向,排斥外國人。
最後一次,
她衝進了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的辦公室,
要求經理對於不予錄用她給出一個合理的理由。
然而,結局卻是她始料不及的。

這段 令人玩味的對話...

經理:
女士,我們並不是歧視你,
相反,我們很重視你。
你一來求職的時候,
我們對你的教育背景和學術水平都很感興趣,
老實說,從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們所要找的人。

留法女孩:
那為什麼不收我為貴公司所用?

經理:
但因為我們查了你的信用記錄,
發現你有三次乘公車逃票被處罰的記錄。

留法女孩:
我不否認這個。但為了這點小事,
你們就放棄了一個多次在學報上發表過論文的人才?




經理:
小事?我們並不認為這是小事。
我們注意到,
第一次逃票是在你來我們國家後的第一個星期,
檢查人員相信了你的解釋,
因為你說自己還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統,
只是給你補了票。
但在這之後,你又兩次逃票。

留法女孩:
那時剛好我口袋中沒有零錢。

經理:
不、不,女士。
我不同意你這種解釋,你在懷疑我的智商。
相信在被查獲前,你可能有數百次逃票的經歷。

留法女孩:
那也罪不至死吧?
幹嘛那麼認真?以後改還不行嗎?

經理:
不、不,女士。

此事證明了兩點:
一、你不尊重規則
你擅於發現規則中的漏洞並惡意使用。

二、你不值得信任
而我們公司的許多工作是必須依靠信任進行的,
因為如果你負責了某個地區的市場開發,
公司將賦予你許多職權。
為了節約成本,
我們沒有辦法設置復雜的監督機構,
正如我們的公共交通系統一樣。
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雇用你,可以確切地說,
在這個國家甚至整個歐盟,你可能找不到雇用你的公司
直到此時,她才如夢方醒、懊悔難當
然而,真正讓她產生一語驚心之感的,
卻是對方最後提到的一句話:
道德常常能彌補 智慧的缺陷 
但只有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