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老人健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老人健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三味中藥泡水喝,58歲變38歲!幸好現在知道還不算太遲...



三味中藥泡水喝,58歲變38歲!人步入老年,會漸漸覺得精力不夠用。

那麼,三味中草藥泡茶喝,馬上就會覺得有明顯改觀。

這三味中藥是:遠志,益智仁,伸筋草。遠志,益智仁兩味的功效是清腦治昏,提升精力,預防癡呆。

人老關節變形而不靈,時常容易抽筋。

伸筋草對於老人來說,是寶貝。

它能讓人腿腳靈便。

注意:

1,每味5克即可。 

2,沖水後要一次喝完再續水,不然會變味兒。

前兩味在藥書中的功效是增加智慧,治頭昏,精力不濟。

後一味是伸筋。

醫生說人老關節變形而不靈活,可我覺得還是一位中醫骨科大夫說的有理。

他說,“老人的關節不靈活,不是變形了,也不是骨質增生了,而且韌帶板結僵硬了。

”他的話,也就是咱們常說的筋縮了。

那麼,常喝伸筋草,就緩和了這症狀。 

所以,伸筋草對於老人來說,是寶貝。

這三味藥如果常喝不但腦子靈通如年輕時,而且腳腿很活泛。

我給了隔壁的鄰居這三味藥,喝後效果很明顯。

她也不怎麼去鍛煉,身體卻比常鍛煉的人還好。

一味大概四五克就行,一月換一次。

這裡加點說明: 一次沖開水泡上後,喝完再衝。

不要沒喝完水就再添,這樣泡出來的水容易變味。

一旦一兩天沒喝,而茶杯裡有異味,那就用自來水沖一下把水倒掉留著藥材,重新用開水泡,效果是一樣的。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泡腳你以為只是祛寒?看後令人震驚,要告訴全家人!

冬天來了,天氣寒冷,很多人喜歡在睡前泡泡腳,這樣睡覺時就暖和很多!但是大多數的人都弄錯了;泡腳有學問;它豈止是袪寒!泡腳的養生功效令人震驚!下文請大家一起來了解泡腳的神秘!
泡腳最補腎時間有講究
幾點泡腳最補腎?時間長短也有講究
中醫學認為,腳底是各經絡起止的匯聚處,分布著60多個穴位和與人體內臟、器官相連接的反射區,分別對應於人體五臟六腑。泡腳有舒經活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絕大部分人都知道泡腳有好處,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在不同的時間段泡腳,起到的作用略有不同。如果想護腎,最好選擇在晚上9點左右泡腳,效果最好。
為何晚上9點泡腳最護腎?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補腎,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同時,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臟,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鬆和充分的調節,人也會因此感到舒適。
“熱水泡腳不但可以起到滋腎明肝的作用,還有利於提高睡眠質量。”如果泡完腳後,再適當做幾分鐘足底按摩,對身體的血液循環更好,臟腑器官也更能得到進一步的調節。泡腳後,建議不再進行其他活動,隔數分鐘即入睡,補腎效果更佳。
泡腳泡多長時間最好?
泡腳時,水溫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泡腳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半小時左右為宜。泡到微微出汗是最好的。由於金屬易冷,所以泡腳的容器最好用木盆,其中可放一些有利於活血的丹參、當歸;或放些連翹、金銀花、板藍根、菊花,以起到降火清熱的作用。
上班族早上泡腳精力充沛
之所以選擇早上泡腳,是因為夜間睡眠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血液循環不暢,早上泡泡,正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調節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腳掌上的神經末梢與大腦相連,洗腳時用雙手在溫水中按摩腳心、腳趾間隙,能使大腦感到輕鬆、舒暢,使神清氣爽,精力充沛,給一天的工作“加滿油”。
早上泡腳方法
早上洗腳方法很簡單,水溫控制在40℃左右,以舒適不燙為宜,浸泡5分鐘左右。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按摩雙腳湧泉穴各1分鐘左右,再按摩兩腳腳趾間隙半分鐘左右。為保持水溫,可分次加入適量熱水,重複3—5次。如果時間不充裕,僅進行1次即可,或者僅做按摩,不用熱水浸泡。
“春天洗腳,昇陽固脫;夏天洗腳,濕邪乃除;秋天洗腳,肺腑潤育;冬天燙腳,丹田暖和。”一年四季用熱水洗腳對人體皆有好處。所以,在平日的早晨不妨試一試。
泡腳小偏方水裡加啥能防病治病
泡腳的兩個小偏方
偏方一:薑汁泡腳,散寒,治療手腳冰涼
“薑汁泡腳,就是在溫水中加入幾塊打扁的生薑,有散寒的作用,對於緩解手腳冰涼癥狀有很好的效果。”
姜味辛性溫,如果內服,可加速人體的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涼、畏寒怕冷等不適癥狀。用生薑水泡腳,並沒有什麼壞處,但是如果說通過薑汁泡腳就能治療某種疾病,是沒有依據的。
泡腳小偏方二
偏方二:醋泡腳,改善睡眠障礙
“在溫水中加入幾匙白醋,就是醋泡了,用醋泡腳,可以滋潤皮膚,還可消除疲勞,治療睡眠障礙。”
醋酸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可以幫助休息,恢復體力,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食醋對健康有所助益,但是用醋泡腳能改善睡眠的說法是民間經驗之談,醫學上並沒有此說法。
用熱水泡泡腳,既解乏,又利於睡眠。其實,只要在水中加點中藥,它還可以起到其他的作用呢,熱水泡腳就是足浴,屬於中醫足療法內容之一,也是一種常用的外治法。如有不懂的請搜公號脈脈健康諮詢關注,養生經典知識,醫生在線諮詢.腳是人體中離心臟最遠的部位,冬天由於寒冷的刺激,腳部血管收縮,血液運行發生障礙,易誘發多種疾病。熱水泡腳則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代謝,從而起到養生保健作用。
常見泡腳方法
艾葉泡腳的方法:
取干艾葉50—100克(根據水的多少定,沒有嚴格標準),先用水煮開後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後泡腳,若嫌麻煩就先用部分熱水浸泡艾葉20分鐘後再加水泡腳也可。
艾葉泡腳的幾個小驗方:
①艾草加姜可治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濕、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
②艾草加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環不好,手腳麻或瘀血。
③艾草加鹽適用上焦有火,經常眼紅、牙痛、咽喉痛、氣躁心煩、上火下寒、腳腿腫脹。
④艾草加花椒20粒,適用腳汗、腳臭、腳氣、溫疹。
用醋水泡腳:(米醋或老陳醋100-150克)
1.可解決腳臭問題,用醋泡腳可以殺滅細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療腳氣;
2.可以緩解疲勞;
3.可以滋潤皮膚,軟化角質,增加皮膚彈性;
4.能祛除風濕,改善畏寒怕冷的癥狀;
5.治療睡眠障礙;
6.醋能夠滲透足部表層皮膚,增強血液循環,清除人體血液垃圾和病變沉渣,治癒許多慢性病症。
春天泡腳,昇陽固脫;
夏天泡腳,暑濕可祛;
秋天泡腳,肺潤腸濡;
冬天泡腳,丹田溫灼。
*醋泡腳治小病*
醋的用處非常多,除了用於廚房之外,在日常保健方面也有很多妙用,例如,熏醋防感冒,醋蒸汽美容,醋調��腸胃功能等等,在生活中我還發現用醋泡腳有健體、防病、治病之功效。
氣滯血淤型
其癥狀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經血色暗而帶有血塊。針對此類癥狀的人,應調和氣血,化淤止痛。因為“女���以肝為本”,泡腳所選藥物多以入足厥陰肝經的藥物為主,並加入適量的引經葯醋,如用青皮、烏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紅花各10克。加入約兩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煎煮30分鐘,等葯冷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盆中藥液量應該浸沒踝關節,如果藥液不足量,可加適量溫水。腳在葯中不停地活動,讓足底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鐘以上。
“熱水泡腳,加點中藥”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一種優秀的理療保健方法。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因而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煉和保養,並運用足部泡腳按摩(足療)來防病治病。中醫保健理論中關於“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腳,開陽固脫;夏天洗腳,暑理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濕灼”的記載,正是對中藥足療功效的形象概括。
現代科研表明,人的雙腳上存在著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穴位),刺激這些反射區,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機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
我國有一句古話:“中藥洗腳,勝吃補藥。”每天若泡腳15分鐘就能發揮保健作用,如把雙腳浸入到4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中,約15~20分鐘後頭痛會明顯緩解。這是因為雙腳血管擴張,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對於感冒發熱病引起的頭痛,熱水泡腳還有助於退熱。如果在泡腳同時能不斷用手按摩湧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後方偏外側足背的太沖穴,還有助於降低血壓。並且,經常堅持中藥泡腳足療的應用範圍很廣,風濕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癱、腦外傷、中風、腰椎間盤突出症、腎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後的康復治療等等都包括在內。因此,堅持科學的足療,尤其對於緩解現代城市人群易發的各種職業病,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藥泡腳的好處*
第一,促進血液循環。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尤其是對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泡腳是一個極好的方法。
第二,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很多人都做過足療,按摩師點壓我們的腳時,會感覺痛疼、酸脹,這種情況基本上可以說明我們相應的反射區臟腑有問題。所以,當我們做完足底按摩後,會感覺渾身輕鬆。同時,人體腳上有6條主要的經絡,包括三條陽經(膀胱經、胃經、膽經)的終止點,和三條陰經(脾經、肝經、腎經的起始點,都在腳上,因此,泡腳也等於刺激了這六條最主要的經絡。如有不懂的請搜公號脈脈健康諮詢關注,養生經典知識,醫生���線諮詢.
第三,對很多疾病的治療,有很好的輔助作用。人們常說一句話:"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可見泡腳的作用很大。尤其是現代社會,空調的大量使用,再加上人們普遍愛吃涼的食物,所以體內多寒濕,通過泡腳,可以加速體內排寒。
很多經過泡腳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泡腳的時候,會感覺膝蓋很涼,說明體內的寒濕正在被泡腳的熱水和中藥逼出體外。因此,如果你得了風寒感冒了,有時不用吃藥,泡泡腳,一出汗,將體內的寒驅散,就OK了。還有很多血壓高的人,如果長期泡腳,會使得人體的肢體末端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因此,慢慢的血壓就降了下來。總之,明白了道理,身體力行的去做,泡腳的好處只有您自己最清楚。
那怎樣算是泡好腳了呢?那就是泡到你的後背感覺有點潮,或者額頭出汗了,就算是好了。注意,千萬不要出大汗。因為汗為心之液。出汗太多會傷心的。只要出微汗就OK了,說明你的經絡上下貫通了。這也是證明你經絡是否通的一個辦法。


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吹南風,房子在流汗!濕熱季節的6個因應對策



前天到桃園某住家、因地板濕滑差點跌倒,回到家,發現車庫磁磚之間的水泥顏色變深...

我才意識到,三月中旬開始到五月之間,又是「房子狂流汗」的季節。腦海中的警報響起:地板反潮、玻璃窗起霧冒水珠、衣服很難乾的季節又來了!

海上吹來的濕熱南風、與原本空氣中的冷空氣相遇,因而產生了濕氣,天空中充滿了霧雨,晚上或晨間騎車的朋友,外套與安全帽也都會沾濕。

這時候,千萬不要大量開窗增加通風量來想帶走濕氣,通常此時外面的濕度都在80%~90%以上,室內因牆壁門窗的隔絕及家電使用,至少可以比外面低個5~10%,若開窗促進通風對流、等於「引濕入室」,反而功虧一簣!

室內太潮溼對家具、對身體都不好,潮溼的空氣會影響毛細孔汗水的蒸散、讓你的體感溫度覺得更悶更熱,身體的自然冷卻機制被打破。對我而言,最適的濕度在55%~65%,不過也有人要更低才會覺得舒服。(同樣的,太乾燥也不好,之前在歐洲旅行,因為太乾冷,我必須定期吸熱水器上方的水蒸氣才覺得舒服。)

總之,吹南風時,你可以依照以下6大重點做好初步的防範步驟:

一、南面門窗關緊

尤其是南面、西南、東南面的窗。之前的經驗是,即使南面開一點點小縫,只要是有風的狀態下,室內都會立馬流汗。(曾經有人問我:那南面在哪?我不知道我家南面在哪?...請打開你的指南針app,或者把你家地址輸入google map就知道答案了!很重要!)建議北面窗戶留一點小縫,讓室內跟戶外還有一點點對流的管道。

二、開低一度的冷氣或開除濕機

這時候,冷氣就可以派上用場,通常我會開變頻冷氣,只要比室溫低1度,就可以有除濕的效果(也可以選擇除濕,其實就是開冷氣)。雖然我也有除濕機,但已經好幾年沒用了,一來吵、二來忘記倒水還會長苔、且除濕完也沒有覺得比較涼爽。

我一定要提醒一下,用電器除濕完畢之後,不要天天的就大開窗戶,這樣很快就會再反潮,之前等於做白工。通常南風都是前一兩天很潮溼,接下來雖然還是有風,但已經乾燥許多,到時候就可以開窗了。

三、拖地、抹布擦拭、鋪報紙

潮溼的地板或桌面,要趁早拖乾擦拭,降低黴菌滋生的機會。有些比較難擦拭到的地方,可以先鋪報紙幫忙吸收水氣,待報紙吸濕飽和後再丟掉。

四、定期打開電腦、電視等電器

潮溼天氣前後,有許多電器(尤其電腦、電視)都因此故障送修。南風天的時候,每天要開機或待機3到4個小時,運轉狀態中的機器零件會散熱,驅散機體內的潮氣,降低短路的機率。在使用前最好留意一下插頭處是否有水珠或潮溼,先擦乾再通電。

另外,防潮箱也可以派上用場,我有兩個防潮箱,我的筆電、相機、開封的茶葉、麵粉,都放在防潮箱做保存。

五、洗澡完要關浴室門、洗頭髮要吹乾

家住公寓或大廈的朋友,在潮溼天氣洗澡完後,記得要把浴室門關上,以免浴室的濕氣流出,造成其他空間的負擔。(但抽風機讓它繼續運轉、或開窗戶)浴室的濕毛巾最好拿到其他房間晾乾、以防乾不了而發出異味。另外,平常頭髮吹半乾的人,在這潮溼的季節,最好把頭髮吹到全乾,不然髮根的濕氣無法蒸散,也容易散發悶臭味。

六、暫時不要洗晒衣服

在吹南風的一兩天期間,晒著的衣服很難乾,如此也很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洗晒厚重衣物或棉被,等於是創造黴菌細菌滋生的環境。除非有烘衣機,不然這段期間不要洗衣服。



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天冷易心梗,人體自帶"救心丸"轉發一次,救人無數!!!

氣溫將持續下降,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應該隨身攜帶。但是,面對突發的胸悶、心絞痛,身邊沒有這些藥物怎麼辦?

  其實,所有的藥物都比不過人體的精妙,我們每個人身上就自帶了一顆速效救心丸,在哪裡呢?請您往下看做記錄。




位置:人的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
  找到这个位置了吗?这里就是我们人体自带的救心丸,记住位置还不够!

  我们必须记住下面这个用法,大家先练习一下:

.紧急救命
  • 急救——用力按,双手交替对搓;或者刺破紫青脉络。




用这个方法急救,胜似吃6颗速效救心丸



  付济华中医师评论:大鱼际是心脏的反射区。
  1、日常按压10~20分钟,就像直接给心脏做按摩!有缓解心脏压力的护心效果;
  2、紧急时刻,如果进行强烈的刺激,犹如直接给心脏做按压抢救,有速效救心丸一般的救治效果。


  我们建议,此法应该作为中老年人日常护心保健方法之一,每一位中老年人都必须学会,每天揉、紧急时刻还能救命!

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剪刀石头布”脚趾瑜伽,照着做5分钟打通6条经络!



1
针对人群:懒人、不宜大幅度运动的老人
注:懒人是出现在21世纪的新型人群,别看了,说的就是你啦!



腰好不好,一试剪刀就知道
  把大脚趾向上翘起,“剪刀”反映的是腰部情况,腰椎有问题或者是腰肌劳损的人,这个动作会做得不到位。


晚上睡不好,石头一定做不到
  把所有的脚趾都紧紧地抓扣住,“石头”这个动作反映的是头部的血液循环情况,凡是睡不好、脑供血不足、精神压力大的人一般也会做得不到位。


分得越开就越好,你一定“布”知道
  把每个脚趾头都分离,脚趾打得越开,说明你的经络越通畅。

>>小贴士<<
3个动作打通腿部6条经络,每晚睡前反复“剪刀石头布”5分钟,通经络又保健。
经络通了,睡得好、更有体力、气血更活络。


2015年2月14日 星期六

手腳冰冷的溫灸療法

每到寒冬時節,有很多屬於虛弱的體質的人士,末梢的手指、腳趾,都有冰冷、痠麻、僵硬的感覺,無分晝夜,即使夜裡睡覺,藏身在溫暖的被窩之中,手腳還是感覺涼颼颼的。

從傳統醫學的角度來看,這些人就是屬於「虛症」、「寒症」的體質。氣虛血虛,氣血不足,末梢的手指、腳趾,距離心臟遙遠,氣不能至、血不足養,當然無法濡養、滋潤末梢部位之所需,也因而氣分、血分供應不及,當然冰冷。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思考,這種手指、腳趾冰冷的現象,來自心肺功能不佳、血液循環不良,末梢的循環代謝能力不足,後援部隊難以為繼,手指、腳趾當然冰涼、寒冷,十分難受。

想要解決手指、腳趾冰冷的問題,大概很少人會想到就醫。臨床醫療也沒有特設的專業科別。一般人大都自己作主,要嘛穿多穿暖一些,要嘛秉持老祖宗的明訓:「冬天進補,春天打虎。」追逐各類食補、食療,花樣百出,不一而足。
其實,東補西補,即使犧牲無數的牛羊雞鴨牲畜,服用無數的湯頭、藥劑、補品,檢視所有「進補」的效果,想要溫暖手指、腳趾的冰冷,其實都是相當有限的。

負責任的醫者,善盡勸解之責,總會勸告手腳冰冷的患者,根本之計,多多定時定量運動、增強心肺功能,活絡筋骨氣血,就是最好的改善手腳冰冷的法子了。只是,人類都有惰性,能夠持之以恆,能夠長期保持良好運動習慣的,畢竟不多。
「溫灸療法」,經由點燃的艾條,在特定的穴道上面溫灸,對於手腳冰冷的患者,絕對是遠勝過任何一種「進補」的效果的!

   手部合谷穴、腳部湧泉穴
手指、手掌冰涼的,多多溫灸合谷穴。腳趾、腳掌冰冷的,由於範圍較大,必須溫灸的穴點也較多。腳踝的太谿穴、崑崙穴、丘墟穴,及腳底的湧泉穴,都是溫暖腳掌、腳趾必要的用穴。
溫灸療法,是利用艾條燃燒所產生炙熱效果,在特定的穴道上,產生疏通經絡,流暢氣血的功效,利用「暖則生,寒則殺」的原理,對於寒冷、冰涼的手腳,都可以因著自己的溫灸,而達到溫暖、濡養、滋潤末梢部位的寶貴療效。 


2014年10月2日 星期四

每天擠壓肚臍眼萬病自滅

激發元氣和元神,就要到它們居住的地方去找到它們,這個地方就是神闕。神闕是一個讓人返老還童、起死回生的穴位。

    對於養生或療病來說,每天壓肚臍眼兒也是妙用無窮的一招。

    方法很簡單:只要用手指壓在肚臍眼上,不需要進行任何揉動,根據自己的舒適程度調整一下按壓力度的大小就行了,如果感覺壓得太緊,就放鬆一點,如果感到太松了沒感覺,就壓重一點。

    按壓時要平心靜氣,把意念集中在肚臍眼兒上,數自己的呼吸,數到100次,壓臍的時間就夠了,每天壓一次即可。

    有一位失眠患者,堅持了一段時間壓臍後,打電話給周爾晉先生,問:你說要自然呼吸100次,我只數到50次就睡著了,怎麼辦呢?還有一位性功能障礙的患者,堅持每天晚上臨睡前壓臍,3個月後性功能就恢復了正常。 

    肚臍眼兒就是神闕穴,在任脈上。闕,是君主所居住的宮城的門,神闕就是元神的門戶。民國時期的針灸奇書《會元針灸學》上寫道:
    上則天部,下則地部,中為人部,兩旁有氣穴、肓俞,上有水分、下腕,下有胞門、橫戶,臍居正中,如門之闕,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時,先生臍帶如荷莖,系於母之命門,天一生水而生腎,狀如未敷蓮花,順五行以相生,賴母氣以相轉,十月滿胎,則神注入臍中而成人,故名神闕。

    這段文字說明了神闕穴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療效。我們都知道,臍帶是嬰兒從母體吸取營養的唯一通道,是胎兒身上最先長出來的東西。有了臍帶,然後再生腎,腎是水髒,所以是天一生水,是人體生長的開端。嬰兒生下來後,這條吸收營養的通道就關閉了,而壓臍等於重新啟用這條通道。只不過,這時孩子不再是從母體吸取營養,而是從生命的源頭上激發自身的潛能,它的作用在於激發人體的元神、元氣。 

    所謂元神和元氣,就是指人在生命開端那一刻就有的神和氣,它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不然不能發育成胎兒的生命。元神和元氣一直伴著人走完生命的全程,而很多疾病都源於元氣的衰弱,比如,精神萎靡不振,男女性功能不調,腸胃功能衰退,以及由氣虛、氣陷引起的內臟下垂、脫肛、子宮垂脫等,這些病都是慢性的,甚至可能伴隨人一輩子,但只要重新啟動元氣和元神,任何病都能很快治癒。
    要激發元氣和元神,就要到它們居住的地方去找到它們,這個地方就是神闕。神闕是一個返老還童、起死回生的穴位。

    古人十分重視用神闕穴來養生和治病。神闕穴可灸不可針,古時候的醫生遇到有人中風不省人事,總會灸這個穴,有時甚至灸到100壯乃至幾百壯。名醫陳良甫說:舊傳有人年老而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神闕穴一壯故也。予嘗患久溏利,一夕灸三七壯,則次日不如廁……足見經言主瀉痢不止之驗也。又予年逾壯,覺左手足無力,偶灸此而愈。這段話告訴我們,灸神闕穴可以延緩衰老,治療慢性腹瀉,還可以治四肢無力。

    灸法也很簡單,只要您在穴位上拿艾絨堆一個柱,在柱頭點火,艾絨就會燃燒,等燃燒到肚臍眼兒稍有疼痛的時候,馬上用手把艾絨按滅。這就算一壯。灸100壯則要重複上述動作100次。有時候,還可以在艾絨底下墊一片薄薄的鮮生薑,這即可以保護穴位的皮膚,又因為生薑的辛溫之氣可入人體,效果更佳。所以,大家如果要灸神闕,我建議最好墊一片生薑。更簡單一點的,還可以直接用從藥店買回的清艾條,點燃後在肚臍附近熏烤。堅持艾灸,不久,您會發現身體變得非常舒服。

    對於我的那些老病號,我總是囑咐他們自己在家裡灸神闕穴,還有一些虛寒體質的朋友,我更會把艾條送到他手裡,讓他回去後一定要用。

    歌曰:常灸神闕穴,萬病自會滅。


    如果想採取更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壓臍,效果也十分好。壓臍操作雖然簡單,但每一個步驟都是大有學問的。壓臍的時候為什麼要把意念集中在神闕穴上呢?人的意念其實就是,就是神藥,屬於心神,平時,我們忙於應付身邊的工作和生活,心神都是散亂的,元氣元神就在這種散亂的狀態中不斷耗散。壓臍的時候,把心神收攏,讓它回到神闕,因為這裡才是它的故鄉,如此元氣、元神在沒有耗散的狀態下才能激發出來。有人也許會說:我無法集中意念,總是胡思亂想,怎麼辦呢?有辦法!當您在壓臍時默數自己呼吸的時候,意念自然就慢慢集中了。所以,我們壓臍的時候要儘量以呼吸計時。就在這一呼一吸之間,我們身體的元氣會慢慢升起,充溢到筋骨、肌肉、經絡和五臟六腑之中。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按摩健康長壽五穴養生功


按摩養生治病,延年益壽,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最早應追溯到我國的戰國時代,當時著名的醫學家扁鵲,就曾經運用按摩治療法,治好了許多疑難雜症,並使虢國太子起死回生。 

  早在唐代,我國按摩法已至朝鮮和日本,現在並傳遍東南亞及歐美各國,不僅成為「自然療法」的一種,更作為養生保健的功夫。 

  為適應中老年人健康長壽的需要,並照顧到中老年人生理機能減退的狀況,特別從人體三百六十五個穴道中,找出「氣海、命門、腎俞、足三里及湧泉」五個長壽穴,研訂一套簡便易行、效果顯著的「按摩健康長壽五穴養生功」,供讀友們參考運用。 

  這套按摩養生功,具有四大特點: 

  ~吸取了中國氣功、按摩及導引等治病養生功夫的精華與綜合效益。 

  ~行功方法,易懂易行,費時不多,全套做完只須十分鐘。 

  ~不需任何器具或設備,無論風雨陰晴寒暑,早起時、午休後及臨睡時,均可在臥室、書房或客廳由自己做,對行動不便外出的中老年人尤其適合。 

  ~可以促進身心靈整體性健康,且無任何運動傷害及「走火入魔」等副作用。 

  這套按摩五六養生功,還具有十大功能: 

  ~提高人體免疫系統功能,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穩定情緒,使緊張轉為鬆弛,促進身心平衡和諧。
  ~驅除疲勞,安定精神、鬆弛肌肉,為全身帶來一種輕鬆、愉快和舒適的鬆弛作用,鬆弛可以常保青春。 

  ~可調理脾胃,增強消化系統消化、吸收和排洩的功能。 
  ~可使週身血流通暢,動脈阻力降低,減輕心臟工作負擔,對心臟血管病變有防治功能。
  ~可靈活關節,使關節的滑液活潤,有消除滑液淤積和關節腫脹及緩解痛疼的功效。 

  ~能強腎益精,對內分泌系統及生殖功能有推動精氣、滑潤腑臟及增強性功能作用。

  ~能幫助淋巴液運用加快,對患有下肢水腫者,可使其逐漸消除,恢復健康。 

  ~能調整胖瘦,維持標準體重、降低血壓。 

  ~選取促進健康長壽的關鍵性穴道,持恒按摩,最大的效用,是行氣活血,化淤去積,使全身經絡暢通、內分泌平衡,免疫功能增強,照顧整體性的健康,達到防病強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關於健康長壽五穴的選用及按摩方法,介紹如后:

 

  第一,是選用「氣海穴」。

 

  「氣海穴」即道家所稱的丹田部份,為全身的重心,本能的中樞。它位於臍下一寸半

 

  按摩的方法:先以右掌心緊貼於氣海的位置,照順時鐘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一百至兩百次;再以左掌心,用逆時鐘方向,如前法按摩一百次至兩百次,按摩至有熱感,即有效果。

 

  按摩「氣海穴」,中國傳統養生經驗,認為能使百體皆溫,臟腑皆潤,關係全身性命。現代西方研究,按摩此穴,可促使腸胃蠕動,氣血順暢,強化肝臟及消化道功能。

 

  第二,選用「命門」及「腎俞」二穴。命門穴位於第二腰椎突棘下。腎俞穴位於第四腰椎下旁開三至四吋凹陷中。

 

  上列二穴按摩方法:將兩手心對搓發熱,貼著後背第二、第四椎兩旁三至四吋部位,用力上下磨擦。每做五十下,再將兩手心搓熱繼續磨擦,並作四次,共計兩百下,則週身發熱,並有微汙,有極大效益。

 

  經常按摩「命門」及「腎俞」二穴,可以增強腎上腺,有刺激脊椎中樞神經反射作用,對心、肝、肺、脾、胃、腎和生殖功能,以及循環系統與血壓等均有重大而良好的影響,終生行此功不輟,可保祛病延年,老當益壯之效。

 

  第三、選用「足三里穴」。此穴位於左右兩外膝眼直下三寸約四橫指處。

 

  足三里穴按摩方法:分別以左右大姆指針對兩膝足三里穴各按摩一百至二百次。

 

  按摩足三里穴,能增加體力、緩解疲勞、健脾和胃預防多種疾病如頭痛、頭暈、肥厚性鼻炎、腹痛、腹瀉、嘔吐、氣脹及過敏性疾病等;還能舒筋通絡,治療下肢酸痛、麻木及癱瘓等症。同時,能提高人體免疫系統功能,抗癌防衰,延緩老化。

 

  第四、是選用「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掌底中央稍前三分之一處。

 

  按摩方法:端坐,先將右腳架在左腿上,以右手握著腳趾,再用左手掌摩擦右腳心之湧泉穴位,不計數,以腳心發熱為止;再將左腳架在右腿上,以左手掌摩擦右腳心湧泉穴位,也是以腳心發熱為止。

 

  按摩「湧泉穴」對大腦皮質神經是一種良好的刺激,能夠通過神經反射,使人感到輕鬆舒適,防治神經衰弱和失眠。同時,能使腳底毛細血管擴張,血液下流,血液循環加快,減輕腦部充血狀態,防止腦脹,頭暈及腦溢血等症。另外,湧泉穴是腎經的起點,具有益精補腎、滋養五臟六腑的作用,經常按摩此一穴位,活躍腎經內氣,固本培元,確可收延年益壽的功效。

 

摘自健康通訊雜誌社第三期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