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人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人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星云大师谈「结缘的重要」

世间上最宝贵者,并非黄金白玉,也非汽车洋房;最可贵者乃是「缘分」。人与人要有缘分才能合好;人与事要有缘分才能成功;人与社会,乃至事事物物、你、我、他等等,都要有缘分才能圆满功德。

「缘」之一字,意义甚深。结缘就是播种,不播种,将来怎么能有收成?结缘愈多,银行的存款也就愈多,银行的存款多了,还怕事业没有成就吗?世间上的一切功成名就,都有原因,而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需要靠「因缘」。

世界上有的人富可敌国,但是没有人缘,到处被人嫌怪;有的人贫无立锥之地,反而到处受人欢迎,这都要看他平常是否与人「结缘」。

佛陀告诉我们:「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结缘的方法很多,例如对人行个注目礼,就是用眼睛跟他结缘;讚美某人很好,就是用口与人结缘;或是用服务、用技术、用心意、用道理都能跟人结缘。

「缘」不是佛教的专有名词,缘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缘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人的一生中都是在「缘」中轮转,例如机会就是机「缘」,众「缘」和合才能成功,建房子少个一砖一瓦,都不算完成。在人生的旅途上,有的人碰到困难就会有贵人适时相助,这都是因为曾经结缘的缘故,所以今日结缘就是来日患难与共的淮备,「结缘」实在是最有保障的投资。

「给人利用」也是一种「结缘」。人不仅不要怕给人利用,有东西也不要怕给人分享,因为人与人都是相互关系的存在,彼此是一种因缘的组合。因此,「给人」就是给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结缘」能化解嫌隙,平日抱持「结缘」不「结怨」的态度,容他、耐他、化他、度他,待时机成熟时,一定可以获得对方的好因好缘。

人是依靠因缘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应该多多广结善缘,因缘愈多,成就愈大。有时一句好话、一件善事、一个微笑,都能给我们的人生广结善缘,成就大好功德。所以,每个人都不能轻易放弃任何结缘的机会。结缘,使我们的人生更宽阔,前途更平坦;积德结缘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根源。

2016年2月9日 星期二

星雲大師解析緣份

 所謂緣分,就是遇見了該遇見的人;所謂福分,就是能和有緣人共享人生的悲歡。
         緣分淺的人,有幸相識卻又擦肩而過;緣分深的人,相見恨晚從此不離不棄。
        有的緣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屬上等緣;有的緣分是可遇亦可求的,屬中等緣;有的緣分是可遇而無需求的,屬下等緣。

        無論何等緣分,都離不開珍惜二字。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造福萬物而不爭名利。水,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奔流到海是一種追求,剛柔相濟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污淖是一種奉獻。逝者如斯乎,人生尤如奔流至海的江水。樂善好施不圖報,淡泊明志謙如水。學水之善,上善若水。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總會有煩惱和憂愁。當不順心的事時常縈繞著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面對呢?“隨緣自適,煩惱即去”。
        其實,隨緣是一種進取,是智者的行為,愚者的藉口。何為隨?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緣在惜緣緣去隨。

        有時,生活就是一種妥協,一種忍讓,一種遷就。並非所有的事情,都適宜針鋒相對,鏗鏘有力,多彩的生活,既有陽光明媚,也有傾盆大雨。強硬有強硬的好處,忍讓有忍讓的優勢,任何時候,都需要我們審時度勢,適宜而為。
       妥協不一定全是軟弱,忍讓不一定就是無能,和為貴,有時,遷就忍讓也是一種智慧。人生的苦樂,取決於自己的內心。以美好的心,欣賞周遭的事物;以真誠的心,對待每一個人;以負責的心,做好份內的事;以謙虛的心,檢討自己的錯誤;以不變的心,堅持正確的理念;以寬闊的心,包容對不起你​​的人;以感恩的心,感謝所擁有的;以平常的心,接受已發生的事實;以放下的心,面對最難的割捨。

        與老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與男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與女人溝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緒;與上級溝通,不要忘了他的尊嚴;與年輕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與兒童溝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
         一種態度走天下,必然處處碰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多懷感恩心、才能四海通達。------

心中無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貴 ~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佛的光

說到開光,佛陀的光怎能由我們來開敞呢?
 任何比丘也沒有辦法開佛光的。

佛陀的光明是因為他自己斷除煩惱,所以光明普照於世。

絕對不是由我們能夠開啟佛陀的光明,所以佛陀為什麼能夠放出光明呢?

原因他斷除了貪、瞋、癡。同樣地,
現在的修行人也是按照佛陀所走過的那一條路
,不斷地修行著,目的也就是斷除內心的煩惱、火焰。

所以我們現在也供奉了一尊新的佛像,
各位禮拜佛像、瞻仰佛像的時候,
各位的心也不能只是這個佛像而已。

更能夠透徹地觀察到佛陀的種種功德。
假借這個佛像,我們真的能夠觀想到佛陀的功德的話,
這種明白才是殊勝的意義。

我們要供養佛,絕對也不能只是雙手合十來供養佛像。

我們也絕對不能只是拿幾朵花來供養佛陀,
更不能拿幾顆水果來供養佛陀的,
更不能誦了幾部經典,
或是奏了多少梵樂,
也不能達到真正地供養佛陀。

假如各位想要真正地供養佛陀的話,
必然要遵守佛陀實踐的禪法,之後成為真正的佛子。

真正的佛子他所供養的,才能真正達到供養佛。

~班迪達禪師~

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轉骨穴道介紹

轉骨的目的是為了強化體質、肌肉、骨骼。

  中醫觀點:「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

補腎能促進骨骼發育、幫助長高;補脾能促進消化吸收。
  透過按壓脾、腎兩經上的穴道,也可幫助轉骨。

  【轉骨穴道介紹】:
  •百會:在兩耳尖連線與頭部正中線的交點處。
  •湧泉:足底中線前1/3和後2/3的交界處。
  •太溪:腳內踝後緣的凹陷當中。

【按壓方式】: 此三個穴位早晚各按壓一次,每次按壓5分鐘。

文/樓中亮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照顧重症患者~~按摩十招


這十招,十分實用、簡便。甚至也有人稱之為「氣功醫學」,內外上下兼顧,也是最有療效的方法。

 

1.手肘內側:

從肘關節至腕關節,也就是經絡學說的「手三陰」。手三陰主管心肺「營氣」,可以強化內臟,提振精神。手法以上下摩擦發,每天數次,經常刺激,效果最好。

 

2.手肘外側:

從肘關節至腕關節,也就是經絡學說的「手三陽」。手三陽主管身體的體能衛氣,是增強抵抗力、強化免疫系統功能的重要經絡路線。手法同上。

 

3.上肩背:

從髮際、後頸部、至肩胛骨下緣。包括經絡學說中的督脈、左右膀胱經。可以增加抵抗力、預防感冒。寬胸理氣,疏通「三焦」之中,上焦部位的胸肺氣。

 

4.下腰背:

從背後的第十二胸肋、腎臟,至臗骨上緣。溫暖腰腎、強壯筋骨。手法以上下摩擦發熱,刺激效果最好。可以避免腰痠背痛、臥床褥瘡。

 

5.小腿內側:

經絡「足三陰」中的脾經、肝經、腎經,手法從上而下,調理內臟,刺激內分泌系統。

6. 小腿外側:

經絡「足三陽」中的胃經、膽經、膀胱經,手法同上。可以強化筋骨,刺激脾胃消化系統,避免小腿肌肉萎縮無力。

 

7.  膝蓋上緣內外側:

包括內側胃經的「梁丘穴」、外側脾經的「血海穴」,再擴及整個的膝蓋,避免長期筋緊、腿軟、膝痠、萎縮等症狀。

 

8. 手指尖、腳趾尖:

利用「張明將軍.捏指養生法」的手法,指尖、趾尖,一隻一隻輕輕揉捏,十指連心,刺激大腦皮層,興奮腦部神經功能。更重要的是活絡末梢神經。

 

9. 手指掌背的指間、腳部掌背的趾間:

臥床太久,容易手腳水腫。用指甲指腹的前緣尖端,沿著每一手指、腳趾間隙,上下切摩,可以避免及減少指掌、腳掌部位的水腫。手掌、腳掌水腫者,平放時略為放高,可以有助消腫。

 

10.兩側耳朵前後,上下搓揉,也可以擴及顏面部分,觸及的經絡,包括膽經、小腸經、三焦經等。可以鬆弛頭面部的緊張,可以舒筋緩頰,避免氣滯、氣脹整個頭顱部位。

 

           

 

照顧重症患者,不是容易的事,每天24小時的長期持續努力,每天都是耐心、毅力、恆心的考驗。珍惜親情、緣份,珍惜親人共處的時光,看護重症,考驗的是我們的耐心、恆心,以至於我們的內心的「性靈」、「情操」與「美德」!

針灸穴道,是專業之學,一般人不易熟悉。對於重症患者的家屬而言,以身體的部位區分為上述十個主要「區塊」,簡單易記。由於配合的是針灸的經絡原理,對於重症患者,應該是最為適切的看護對策,也是最好的希望才是。

 

 穴位經絡按摩,家屬的積極關懷

 

無論病症如何嚴重,無論病況如何不堪,身為親屬家人,在面對艱困的床邊護理,永遠絕不放棄希望,永遠絕不輕言放棄,默默祝禱,滿懷希望,這是第一重要的課題。

關心台灣斯土斯民,關懷全球世人,諸多不幸的重症患者,本文提供十個針灸經絡原理的按摩部位,「按摩十招」,也是氣功功法,醫療、看護兼具,奉獻給所有臥病在床的重症患者家屬,一起動手,經由針灸穴位經絡,刺激、抓切、按摩、摩擦、保健,做好重症病患的床邊看護。這也是身在病床旁邊的家屬,最為積極、具體、有效的關懷。

只要我們勤快地動手去做,只要每天都不間斷,長期病患就可以維持基本的健康、維持常態的生命跡象、充滿無限的希望!

轉摘:吳子平中醫師

2015年1月2日 星期五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1、中的最高境界是生,生的最高境界是心。所以,就生而言,下士身,中士气,上士心。看一人也是一相不如气,气不如心。

 

2、一切治病来说都是治,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因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心生。心净则。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人和物是一,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自己的真心、清心,定中生出的。

 

4、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助作用。

 

5

人的大部分生病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所表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象,而不应该去把它

成病因。所以人在生病的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气顺则畅则百病消。

 

6通的经络需要:清心。一切七情六欲都破坏清心,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行。

 

7、与其相信物,相信查的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需要在你得道(智慧)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一切。

 

8、健康,从调节心性始。

 

9、人什么必保持一定的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的妙用。道家虚则灵谦虚使人步,自使人落后一,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0

语说机一上心”。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了。老教人,生治病,其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

“机”打这个“机”,有也叫“关键”。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件的,就和气只有到一定度,遇火才可以燃爆炸一住,人的作用都

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因。

 

11、其多真正的发现明,所需要的不是所本知;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任何系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放思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12、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了,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怒恐怖喜昏疑,都是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应乱,即平居亦忌心

 

13、多嗔肝,多淫伤肾,多食又脾胃。脾,肝,劳虑伤神。

 

14、身病之起,不由心弱,外邪乘入。而心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之不得,于是乎嗔。嗔可使心气促,惊肝旺,六,五,外邪同乘入,此病之起因。

 

15、凡人欲求长寿先除病。欲求除病,明用气。欲明用气,性。性之法,心。

 

16.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致病致死之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心可以主一切。心定气和,气和,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部抵抗力,病自除矣。故治病主。

17、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18、 一切修身修心法,只有:曰放下、曰回。只要一放下,一回,病者愈,迷者顿觉。此真寿者。

 

19.

坐是息心法,心息神安,神安气足,气足血旺,血气流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充,已足可以增在病可去,未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

神明,神明者心多妙,机辨,格外敏捷,理既正,料事益,遇不惊,境不惑,能一切通,自之弊,而大机大用,由此开启

矣。

 

20、 人在生病的候最忌是嗔恚心起。这个时候一定要安然受,心安定。然后慢慢理,健康很快恢复。心安才能气,气才能除病。否心急火上,肝气受,加重病情。心神宁一,那身的血气,自可健全发挥

心有种,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风动止波息,而水不。寂然念,是心心也。

 

21、 子失眠,水必,心亏则火旺,最易神。

 

22、睡如有思想,不能安,切勿在枕上转侧,此最耗神。

 

23、 午时属心,此坐一刻神,心气

 

24、人生一切事,皆以精神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弱,全心神之定不,一个乱字,足以妨一切工作。

 

25静养法:安坐()在床上,把身心一放下,自己身如融化,不用一毫气力,好像这个身子相似。呼吸其自然,心也不它用一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气血顺畅

 

26

任何部分用一气力,包括意念、呼吸、肢体,做到:眼不,耳不,鼻不嗅,舌不,口不,心不想。此是唯一件。若有所思所,即是用气力,

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气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气力。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而身八万四千毛孔中有了作,或或翕,此时无

心,天然心本位。所引火元,又名水火既百病之总诀

 

27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到底怎么回事?是因惜自己的

身体了。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怕吃,怕上,瞻前后,左右盼,惊受怕,患得患失……这样,他那心整天成核桃,像是被狗反复啃

,怎么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离死。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

不上刀,就是遇上,刀也不他。什么?因他不把死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法了。生,并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

怕死,既然已不再怕死,那么死也就不再是问题。生死关过去,有什么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够长生。想到生,反倒能生。一心想着长生,反

而死得快。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带现象。

 

28、人有病,人不以有病,就是人的最大的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29、 天天三更半夜在网上的人,本身就是生的大忌。包括一些所的名也是这样有,他的心量也是斤斤计较试问这样的人自己都保不住,怎么人呢?

 

30别贪小便宜,大便宜也别贪。一个贪字就含着祸,患得患失会导致人得心病。,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

 

31、 不要天天想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住了,运动就可以生坐就可以生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32

 

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是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把痼疾好的道理。因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离子)人在放松情

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部,而滋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有重要的一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口鼻呼吸,人身体的每汗毛

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吸取天地的精

 

33、人在松状态下,慢慢深呼吸就能体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在吸气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身体是在把体的气向外排,即把人的气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气实际人是在通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大概就是老子所的“天地之,其橐龠乎”。

 

34.、什么是悟性?什么是智慧?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看待一切事物。但一些庸人自扰的人是把简单的事情看复了、做复了。繁和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明的人看到的是简单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复的一面。

 

35

 

代的院和法院差不多,病人下了死刑判通知。而好多情下,是把不判死刑的人判了死刑。什么呢?就以“癌症”例,癌症在在

的心里=死刑。其如果我不叫它癌症,那么于病人来讲,就等于病人留下了希望,等于留下了生机。所以我在的癌症病人有大半是被死的,是

被精神力折磨死的。同也是被院折磨死的。因你一旦被诊断成了癌症,那么他就可以肆理你,治不死是你命大,治死了,因你是癌症。事

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心生,一切病心治。只要你,你就有生机。找到了这个生机,症而治,你就康复。

 

36在是一个竞争,把所有的秩序都打了,把人引入了魔道。竞争是什么?竞争就是把人引入欲世界。你一方面提倡竞争,一方面又什么构建和不是典型的自欺欺人

 

37

 

顺应自然是生的最高境界。一人生下,他的命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的。他干什么,不干什么,吃什么不吃什么,如果能顺着他的运数去做,就

平安事。有悟性的人会发现、知道自己的运数,知道他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所以绝对不是简单模仿,人云亦云。不要去羡慕人,要自己的心里找

到自己的悟性。那么人如何才能发现自己是否其自然了呢?其实这简单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背自然了。要做到外面大自

然的自然,自己在命的自然,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38、很多人一听到医师宣布自己得了重病,往往都会显现出一副辜的模,希

望用切、割、毒、等外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会没来由地?世上绝对没种「好好的就突然生病的事情」。以感冒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

反省的,通常患者都表示,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熬了好几通宵;有些人会说,自己最近吹了冷、淋了雨;有些人则说,工作的力很大,常常痛又

失眠。事上,如此类现象,都是致感冒的因素,接句话说,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自然能做到「防患未然」的目

 

39、真正的科是什么?就是因。不信因果,就不是真正的科

 

40有怕吃的心,有占人便宜的心。话说,就是你能吃人就是要你命你都舍得,你都他,而自己在任何候都不去便宜,那你的心能不定?世人能做到?但佛就做到了。

 

41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后,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心疾病的自信,种感真好,但愿您也能和我样拥份自信。学问意气平,心定气平。所以于一得道的人来说察一人,并不是一件很困的事,也是相果。

 

42、 名五欲之最破者,色次之,又次之,食与睡更次之。名心不死,以入道。

 

43、中庸,是生的根本原。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气之母,气血之。气不足,易得淤之病,如瘤、血栓等;气太,易得出血之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44、人只有悟到什么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后能其自然,这个人就是神人。懂得阴阳了,懂得其自然了,你就一定大德了。

 

45、 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收、藏的程。你顺应这个过程,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去调节病人的平衡,怎么治不好病呢。

 

46

简单和复是一对阴阳,越是复的事情,往往用最简单法就可以解。同,看似最简单问题,你往往解并不容易,你付出极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

得了。就和柔一,柔极能克极柔不防。所以,我在解决问题候就要有这个思路,遇到复问题要去找简单的方法解,遇到简单问题不要

它,要引起足的重。就和毛主席所的那略上藐战术上重。就是对问题给予藐对过程引起重

 

47、我看看这个世界上是不是这个道理。吃有几人能其自然,有几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什么?因它太简单了,正因简单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就是辩证法。

 

48、 什么是平衡?平衡就是阴阳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哪一方太或不及都去平衡。怎么会伤元气,失去平衡就是在元气。于平衡的状态,元气就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

 

49

 

阴阳之道就是矛盾立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化。任何一矛盾,如果一方离了另一方,不受另一方的制了。那它离消失、亡就不了。你看,今社

领导们都不喜,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污受贿,其果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就是如此。大自然中,一事物的出有另它生的因

素,但同时总会另一因素它。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也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的道理。所以生的道理也是如此,你生病了,有一使你生

病的因素存在,同有一它,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正如自然界中毒蛇存在的地方,必定附近就有解蛇毒的草存在一

 

50、什么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的制了,所以其下场毕竟是……,同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就是失去阳对他的制了。如何具有大智慧,有博大的胸怀,哪的大智慧。

 

51

语说,活到老,到老。学习也要应时,到什么年就要这个阶应该学西,否就是不应时,不其自然。但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幼儿到大

有多少是应该学西。小应该学什么,应该学德,孝道,接着学识句,再往下如何做事。到青年如何优生优育、家庭幸福。到了中年,学习养

生之道。到了老年,放下心,安享晚年。继续教育什么,就是要学这些。

 

52、 情志跟疾病的相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物治,治治去都不好,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人。五志能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53生有一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气不足,气不足,死神就找到你。就是道家所的,修人要有英雄的气。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54

你把什么学问理解到她是非常简单朴素的候,这时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如果你感到她是那么博大精深,深不可,那是你还没有掌握到她的精

髓,是只到茂密的树叶,而看到她的根本,这时候你于“有”的段,到“”的境界。一切离不开阴阳,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这个根本就是

。知其一,万事

55、五行相生相克的用:凡是因五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克的方法治。同,凡是因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用五行的根本原

 

56

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生活方面下工夫,种追求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人们对于物的欲望是止境的。一旦种欲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的就

止境的痛苦。其,物带来的享受,精神也能;物能治疾病,心理法也能做到。所以,我用一生追求富,不如用一生出一种好的心

的精神到一种超凡的境界。

 

57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后,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心疾病的自信,种感真好,愿我都能份自信。

58、很多重病或症,都只有一理由:恨。当这了,病也必一起消失。解的是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59、故求长寿无病,常肉身。欲肉身,当调伏精气神。欲精气神,。欲杜此心。欲求心,嗔痴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心戒。但空口言戒,益于事,必求慧,方不所愚。欲求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学静坐。

 

60、凝神定气,物我忘。---生的真

的最高境界是生、生的最高境界是

……… 下期更精彩 ………

每一天,我都努力追求做的更好,您的轻轻,分享到朋友圈更多人,就是工作的最大可!
本文作者:  星雲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