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

長期口臭恐是肝衰竭 ,腎衰竭前兆

別輕忽!長期口臭恐是肝衰竭、腎衰竭前兆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劉博仁指出,如果有長期口臭的困擾,可別輕忽, 因為不同味道的口臭,正反映身體可能出現不同的疾病,他說,像是肝硬化、腎衰竭、扁桃腺發炎等等,都可能引起口臭問題。劉博仁也列出以下不同臭味,所代表的不同疾病:

1 糖尿病/糖尿病會造成口乾,容易發生酮酸中毒,嘴巴會散發腐爛的水果味。

2 肝病/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就會有一種類似臭雞蛋味。

3 腎病/腎衰竭的洗腎患者容易有尿騷味或魚腥味。

4 耳鼻喉疾病/慢性鼻竇炎、扁桃腺發炎,會形成類似乾酪發酸的氣味。

5 其他生理疾病/維生素及礦物質缺乏,有時會使口腔黏膜發炎滋生細菌,產生股酸味;消化不良、胃酸逆流,也會有特殊的酸臭味。

醫師強調,預防口臭的最基本做法,是三餐飯後就要刷牙,可以的話,一天使用牙線清理牙縫一至二次。如果有不明原因或長期口臭,最好就醫做進一步的檢查,找到口臭的「原凶」,對症治療,就能真正脫離口臭的困擾,輕鬆又愉悅地展開美好的社交生活。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中醫幫你搞定胃病

中醫幫你搞定胃病

  •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200期
  •  
  • 2015.07.01
  •  
  • 作者 : 謝曉雲
  •  
  •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時常胃痛,卻不知道自己的胃為何鬧脾氣?胃病原因不能一概而論,中醫教你從根本護胃養生。
現代人過勞,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尤其飲食紊亂─過時不吃,三餐併兩餐,吃太快,吃太飽,吃太多冰品冷飲,以及熱性、刺激性的食物,造成腸胃勞損生病。

在中醫門診裡,最多病人因經常胃痛、泛酸、噯氣或呃逆而求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劉佳祐說。

壓力、錯誤飲食是禍首 

中醫認為:「不通則病」,身體出現病痛是體內氣血阻塞、不暢通所致。

胃痛病人可分為虛和實兩大類型,而虛又分為陰虛型、陽虛型;實又分為氣滯和血瘀兩種。

劉佳祐解釋說,胃主受納,也就是儲存食物,好比蓋房子,如果結構不好(如胃黏膜受損),無法妥善儲存食物,就是陰虛;另外,胃也像一條輸送道,負責將食物初步消化,再運送至消化道的下一站更進一步消化吸收,而推動搬運食物靠的就是陽氣,如果胃的運送功能不好,推不動食物,無法充分消化食物,就是陽虛。

虛證胃病

●陰虛型(虛熱) 


。症狀:飯前痛,餓也痛。

這一類胃痛病人由於體內的陰液不足,缺乏陰液滋潤而無法保護胃黏膜,尤其餓的時候,胃沒有東西空磨,就會痛。

有些陰虛型的人喜歡吃辣、烤、炸等耗損陰液、助長體內虛火的食物,並且吃了這些食物之後就會胃痛。

其他非飲食的原因,例如乾燥症(風濕病、紅斑性狼瘡等)、糖尿病,在中醫歸類都屬於陰虛。此外,癌症化療之後也容易慢慢轉變成陰虛體質。

。治療:著重養胃陰,滋陰清熱。

。常用中藥:沙參麥冬湯

。養生方法:

①定時定量,少量多餐,才能避免胃痛。

②睡眠充足,避免熬夜。熬夜容易耗損體內陰液。

③攝取有膠質、養胃陰的食物,如山藥,生吃熟吃都可以,有助修補胃黏膜。一般腸胃健康的人則可以喝甘蔗汁加一點生薑汁養胃陰。

●陽虛型(虛寒) 

。症狀:吃飽之後胃痛。

陽虛型病人嗜吃生冷食物,而且一吃就胃痛、肚子痛、拉肚子,表示脾胃陽氣不足。
而有些素食者、生機飲食者長期吃大量的寒涼蔬果,飲食不均衡,也會形成陽虛體質。

小時候體弱多病,或經常腸胃炎、尤其服用大量抗生素,過度消耗脾胃的陽氣,體質也會轉為陽虛。

。治療:著重溫補胃陽。

。常用中藥:黃耆建中湯。

。養生方法:

①遠離冰品冷飲,少吃生冷食物。選擇去冰的果汁、茶、咖啡等,鮮奶、水果從冰箱拿出來,等稍微退冰再飲用。尤其碰上腸胃已有不適症狀、感冒,或每次吃冰腸胃必定不舒服,最好忌口。

②節制吃瓜果,尤其夏天少碰西瓜、青草茶、綠豆湯等寒涼食物。

③適量攝取生薑,有助溫胃散寒,袪除濕氣。

④規律運動能行氣補氣,促進腸胃道正常運作。

實證胃病 

實證的病人多數是不良生活作息導致,尤其進食的時間和量都不正常。

實證的胃痛分為氣滯和血瘀兩種,一開始氣滯造成腹脹、胃脹痛,而氣滯久了便形成血瘀,會有局部的刺痛感。若以西醫的病症來說,氣滯是胃發炎,而血瘀則可能是出現胃黏膜破損,甚至潰瘍。

●氣滯型 

現代人被過勞和壓力夾擊,過了時間不吃,餓過頭又狂吃,以及太晚進食,久坐不動,因而胃氣阻塞不通。

劉佳祐醫師的門診甚至碰過小學生因胃痛來求診,一問之下發現是段考前拚學業、壓力大、作息不正常惹的禍。

以中醫角度看,壓力大、情緒緊張焦慮易造成肝氣鬱結,而使肝木犯胃,影響胃腸功能。

。治療:著重疏肝理氣。

。常用中藥:四逆散(行氣)、左金丸(疏肝理氣,止泛酸)、金鈴子散(理氣止痛)

。養生方法:

①多吃生薑、紫蘇行氣止嘔。

②運動是最佳行氣良方,並有助紓壓,緩解氣滯的情形。

●血瘀型 

血瘀的病人胃痛不一定很厲害,但一定痛得很久。

。治療:著重活血化瘀。

。常用中藥:丹參飲,有助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生方法:吃黑木耳活血化瘀。

胃痛,冰冷、甜食、刺激性食物宜忌口

中醫認為胃氣主降(將初步消化的飲食繼續向下推行),如果胃氣被堵住,無法下行,就會往上跑,稱作「胃氣上逆」,會出現泛酸(嘔酸水)、噯氣或呃逆(打嗝)等症狀。

●偏熱型 

病人常在飯前、餓時泛酸,因為體內有熱象,因此泛酸時連帶咽喉、胸口有灼熱感。

。治療:著重清熱。

。常用中藥:半夏瀉心湯、烏貝散(作用類似西藥的制酸劑)。

。養生方法:少碰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以及甜食等容易引起體質偏熱性病人泛酸的食物。其他像酸性、糯米、稀飯、偏硬的食物,例如糙米、五穀米,泛酸病人也要少吃。

●偏寒型 

病人通常在飯後、吃飽的時候會泛酸。

。治療:著重溫陽行氣。

。常用中藥:香砂六君子。

。養生方法:

①生冷食物宜忌口,尤其又冰又甜的冷飲、冰淇淋,最容易引起泛酸。

②飲食七、八分飽最好,避免吃太撐。進食時間不宜太晚,至少睡前兩小時不要吃東西,更別吃完東西就平躺。

有些人常受打嗝所苦,中醫稱為噯氣、呃逆,也屬於胃氣上逆的問題。

體質偏熱性的病人餓的時候容易打嗝,且帶有一點灼熱感,常用橘皮竹筎湯來益胃清熱,理氣降逆;體質偏寒性的病人則是吃飽以後容易打嗝,用丁香柿蒂散,或者多食用生薑可以溫胃散寒,和中降逆。

另外有一種慢性打嗝病人,一年到頭不論早晚飽餓常打嗝不停,這是一種體虛的表現,常用旋覆代赭湯來益氣和胃,降胃氣。

其實護胃無偏方,只是八字訣「不餓不飽,定時定量」,加上了解自身體質,避開容易引起不適的地雷食物,就能常保安康。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不花錢8招,教你把廁所變香!

浴室臭味有時是先天不良造成,有時是後天失調,《康健》幫你找回浴室該有的清香。
第一天搬到新家,我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廁所裡有股難聞的味道。一開始,我以為是因為施工剛結束的關係,因此每天都用抽風機抽上半小時到一小時,窗戶更是全天候打開。但那臭味還是時不時會飄出,讓我上廁所很想快快結束,有時味道更重到讓我想吐。我還曾經猜測,是不是髒衣服堆久了的味道?還是上完廁所馬桶蓋沒蓋起來?或是樓下正在施工飄上來的臭味?

搬進新家已經三個多月了。前陣子天氣變冷,把窗戶關上的時間較多,那股味道停留在廁所的時間似乎也變長了。

廁所臭味是個常見、且十分令人困擾的問題。針對廁所臭味,有一個觀念要先澄清:抽風機並不能解決臭味問題。

因為第一,一般抽風機只能換氣,稍微高檔一點的,會有除濕、暖房功能,但都不除臭;第二,我們每家廁所的氣體被抽風機抽到管道間,並透過管線的連結,將各家抽出的氣體送到頂樓排出,但要順利垂直往上送總是比較費力,光靠抽風機的力量其實是不夠的。

先檢查是不是先天不良造成

那是不是表示廁所就應該會有臭味呢?其實不然。宜修網站長蔡明達說,如果遵守正規的設計,洗手台、地板、浴缸的排水孔都會設置「存水灣」,存水灣的彎道部份會儲水,形成所謂的「水封」,只要水封存在,臭氣是無法進入室內的。

要檢查你家的廁所有沒有存水灣,有個簡單的方法,拿著手電筒往地板排水內照,如果有反光,就表示有存水灣,如果沒有,比較簡易的方式可以加裝內建有水封的落水頭,只要兩、三百元,問題就解決了。

不過宜修網的專欄作家張家銘也提醒,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採用乾濕分離的設計,外面的地板排水很可能因為不常使用,容易導致水封乾掉,要記得常常添水。

除了存水灣,還有另一個地方要查看,不過你得搬張梯子或高椅子,爬上你家廁所的檢修口,看看管路接到管道間的開口是否確實填塞。

蔡明達解釋,管道間本來就有不少臭氣、濕氣,再加上許多大樓把各家廁所臭氣都抽到管道間,如果管道間與牆壁的縫隙沒有確實填塞,這些臭味就可能溢回室內;「甚至許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也是因為一氧化碳氣體順著管道間,從縫隙鑽進室內」。

不過真的很難百分百密封。張家銘也曾碰到網友的狀況,雖然管道間有確實填塞,但問題卻出在排風機軟管上的小裂縫。

「因此最根本解決的方式就是廁所能對外開窗,或至少要做到當層排放,」張家銘說明,所謂的當層排放就是抽風機抽出的濕氣及廢氣,不是送到管道間再送往屋頂排出,而是透過風管(排氣鋁折管)直接從你家這層樓「水平」排出。

聽起來好像是個複雜的工程,但只要在牆壁上挖個洞,讓排風管接出去,加上一台性能較好的排風機,然後在外牆加裝一個魚眼罩即可。

不過因為牽涉到管線與天花板,因此最好能趁著家裡整修、裝潢時一併規劃,在天花板尚未封板前,把通風管安裝完成。

張家銘還提醒,排風管的坡度要稍微向下,颱風時才不會有雨水倒灌的情形發生。

最後,還有一點要注意,雖然抽風機的作用不大,但還是要定期檢查、維修、保養,才能有效抽出廁所廢氣。

八招教你調理廁所氣味

除了因為先天結構上的問題導致廁所臭氣四溢,生活魔法家陳映如還要教你幾招,簡單就能讓浴室不再臭味撲鼻。

1浴室常常打掃

許多人浴室裡一定會放有洗衣籃、垃圾桶,髒衣服、垃圾的堆積也都是臭味來源,最好能常常清潔、打掃。

2更換腳踏墊

浴室的腳踏墊最容易藏汙納垢,有時候小朋友尿尿對不準,也可能滴到腳踏墊上卻看不到,久了就會產生氣味,因此要常更換腳踏墊。

陳映如還提醒,棉質的容易吸水且不易散味,因此並不建議選用棉質腳踏墊;另外,可以在腳踏墊下加鋪報紙幫助吸水,又容易更換。

3浴巾毛巾不要囤放浴室內

不只腳踏墊,像浴巾、小毛巾等也都容易吸濕受潮,也要記得常更換,並保持乾燥;尤其是乾淨的毛巾最好不要囤放在浴室內,不然就得收到櫃子裡,防止霉味產生。

4增加香氣前先除臭

賣火柴的女孩劃一根火柴看到夢想,其實一根火柴還能去除臭味。火柴、蠟燭或打火機都有同樣的效果,許多帶有臭味氣體都是可燃性氣體,點燃火柴的動作可以讓這些氣體完全燃燒,空氣中自然就不再殘留臭味。

若想再加點香味,你可以點些精油蠟燭,效果也不錯。

但記得,除臭是第一步,之後才是想辦法讓廁所芳香,不然就像流汗完噴香水一樣,味道反而會更噁心。

5小蘇打粉+精油也能除臭

陳映如在《超市魔法家》一書中便教大家,用杯子裝一些小蘇打粉,在粉上滴幾滴精油,小蘇打粉有除臭功能,精油又散發天然香氣,你甚至可以選擇像茶樹、尤加利、薄荷等具抗菌功效的精油,讓你家的浴室擁有自然好氣味。

6自製香氛衛生紙

陳映如自己在家則會在衛生紙盒的最下面墊一個香氛袋,抽出衛生紙時,也能順便帶出一縷清香。

7茶葉吸濕除臭一舉兩得

如果是習慣使用薰香燈的人,也可以在原本放精油的地方,改放乾茶葉,點上蠟燭加熱後,不僅會飄出雅緻的茶香,茶葉還有吸濕的功用,一舉兩得。

8隨手蓋

隨手將馬桶蓋及垃圾桶蓋蓋上,也可以防止臭味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