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中醫中屬於痹證的範疇醫案分享


於新竹縣尖石鄉從事中醫醫療服務,除了感冒、腸胃不適外,常見的就是痠痛的問題。而痠痛中,以下肢的痠痛最多,這在中醫中屬於痹證的範疇。

痹證多因感受風、寒、濕、熱之邪,引起肢體關節疼痛、痠麻、無力、重著,常造成活動障礙。主要病機是氣血不暢,筋脈關節漸失濡養。

歷代提到痹的病名很多,最早見於《素問.痹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

”東漢  張仲景醫師於《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並治篇》也提到:“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此名濕痹。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篇》:“諸肢節疼痛,身體尫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嗢嗢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同篇也提到了“榮氣不通,衛不獨行,榮衛俱微,三焦無所御,四屬斷絕,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為歷節也。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

東漢以後,各醫家對於痹證也多有論述。許多醫家尊內經的說法,以風寒濕為治療要點。但金朝劉河間提出:“痹病以濕熱為源,風寒為兼,三氣合而為痹。”清朝葉天士醫師在《臨證指南醫案》說到:“從來痹證,每以風寒濕三氣雜感主治,召恙之不同,由於暑暍外加之濕熱,水谷內蘊之濕熱,外來之邪,著於經絡,內受之邪,著於腑絡,故辛解汗出,熱痹不減,全以急清陽陰而致小癒。”“邪鬱病久,風變為火,寒變為熱,濕變為痰。”提出濕熱痹與風寒濕痹的不同。清朝醫家王清任在《醫林改錯》裏也提出瘀血致痹的學說,唐容川、張錫純等醫家也對屬瘀的痹證提出許多說明。

尖石為新竹山區,至衛生所看診者有許多是居住於潮濕,或常需冒雨涉水工作,或汗出當風的鄉民。年紀大的老人家,氣血活絡本來就比較不暢,有些體質較為虛冷,若加上平時生活環境較潮濕或寒冷,很容易有風寒濕痹的發生。

相對於風寒濕痹的另一種情形,則是濕熱痹。原住民同胞常因家庭或同儕的影響,自幼接觸酒類較多,體質較為濕熱,中年以後常有痛風或其他濕熱疼痛的問題。這接近於“熱痹”的情形。

以下介紹的是一般對痹證的證治:

(一)行痹:風邪偏勝:可見游走性的疼痛,痛無定處。苔白脈浮。

.袪風通絡散寒除濕為主。

.方選防風湯。(防風、當歸、茯苓、杏仁、黃芩、秦艽、葛根、麻黃、甘草)

(二)痛痹:寒邪偏勝:痛有定處,疼痛較重。遇寒加重,得熱痛減。苔白脈浮緊。

.溫經散寒袪風除濕為主。

.方選烏頭湯。(川烏、麻黃、芍藥、黃耆、甘草)

(三)著痹:濕邪偏勝:肢體關節重著,或見肌膚麻木。苔白膩,脈濡緩。

.除濕通絡袪風散寒為主。

.方選薏苡仁湯。(薏苡仁、川芎、當歸、麻黃、桂枝、羌活、獨活、防風、川烏、蒼朮、甘草、生薑)

(四)熱痹:熱邪偏勝:風濕熱邪留注經絡關節。關節灼熱紅腫,發熱。口渴,舌紅,苔黃,脈滑數。

.清熱通絡袪風除濕為主。

.方選白虎桂枝湯。(石膏、知母、粳米、甘草、桂枝)

(五)痰瘀阻絡:邪留不去,血脈瘀阻痰濁凝聚。症見久痹不癒,關節腫大甚至強直畸形。舌見瘀點或瘀斑,苔膩,脈澀。

.化痰袪瘀搜風通絡為主。

.方選桃紅飲。(桃仁、紅花、川芎、當歸、威靈仙)

(六)氣血虧虛:氣虛虧虛,肝腎不足。症見久痹不癒,肢體倦怠,腰脊冷痛。舌淡,苔白,脈細。

.袪風除濕散寒,補益氣血肝腎為主。

.方選獨活寄生湯。(獨活、桑寄生、秦艽、防風、細辛、當歸、芍藥、川芎、熟地、杜仲、牛膝、人參、茯苓、甘草、桂心)

尖石或更深入的部落,山區較潮濕,宜請痹證患者做好防寒、防潮,避免寒濕邪侵入。勞動汗出時也應避風,衣物潮濕應更換。不要身熱汗出即入水游泳或洗澡。保持居住環境的乾燥也有助於寒濕痹的改善。另外,提醒患者及家屬,不過量飲酒,有痛風或尿酸高的患者更應避免高普林的食品(啤酒、內臟、某些海產、香菇、魚皮、魷魚等)。體虛人宜多體育運動,增加抵禦外邪的能力。

本文作者:台北醫院中醫科  王繼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