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川芎的功效作用


【性味归经】辛,温。入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功效特点】本品辛温香窜,走而不守,能上行头巅、下达血海、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故有活血行气、散风止痛等作用,为治头痛良药,不论风寒、风热、气虚、血瘀头痛,只要配伍适当,均可应用,又为妇科常用药,多用于寒凝气滞、血行不畅所致的月经不调、腹痛、闭经、腹部肿块等。此外,还可用于肝郁气滞、风寒湿痹及气血瘀阻、痈疽肿痛等证。


【功效作用】

1.      活血行气:①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压痛频繁发作者,可与红花、丹参、降香、赤芍同用,冠心2号方。


2.      ②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牡丹皮、当归等同用;月经后期,12个月1次,经行时腰腹痛、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③用于痛经,若经前腰腹痛甚、痛后1天见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不行、身无不适者,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若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④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可与栀子、桃仁、红花同用。

   2.祛风止痛: ①用于感冒头痛,属于风寒者,可与荆芥、防风、白芷同用;属于风热者,可与菊花、薄荷同用。②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防风等同用。

   3.行气开郁:①用于胆囊炎之上腹胁肋胀痛,可与柴胡、黄芩等同用。②用于胃炎之上腹胀痛、吐酸烧心等证,可与蒲公英、木香等同用。

   【鉴别应用】生川芎,辛香温散,祛风力强,止痛效速,多用于风邪所致头痛、身痛;炒川芎,缓其辛香温散之性,使血气通达,补而不滞,用于血虚气弱、胸胁刺痛;酒川芎,理血活血效高,辛窜祛瘀生新,用于月经不调、瘀血肿痛为佳。

   【配伍应用】

   1.配当归:当归甘辛性温,质润而腻,养血之中有活血之力;川芎善于行走,能活血化瘀、行气祛风。当归偏养血和血,川芎偏行血散血。二药润燥相宜,当归之润可带制川芎辛燥,川芎辛燥又防当归滋腻,祛瘀而不耗伤气血,养血而不致血壅气滞。相伍可增强活血祛瘀、养血和血之功,凡血虚、血瘀之证皆宜,尤宜血虚兼血瘀者。

   2.配白芍:川芎为血中气药,能化瘀滞、开血郁,上行头目、下达血海;白芍微苦能补阴,略酸能收敛。两药相配,一动一静,一散一收,辛酸相合,既可补肝气、养肝阴,又可开肝郁,用于肝血、肝阴不足,或肝郁血滞等证。

   3.配石膏:川芎祛风止痛有神功,前人有“头痛必用川芎”之说;石膏清热泻火力最强。石膏与川芎相合,以石膏清气热、散郁火为主,并制川芎之温;取川芎辛散止痛作用,且引石膏人血分。二者寒热并用,气血兼施,用于气血失调、郁火上逆所致的头痛头胀,确有独特疗效。

   4.配防风:川芎上行,祛风活血止痛;防风疏散风寒止痛。一偏于活血行气,一偏于疏风散寒,两者皆能祛湿,一偏燥一偏敞,两药相配,祛风散寒除湿力增,既取“风能胜湿”之意,又择“血行风自灭”之说,可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及风湿痹痛。

   5.配土茯苓:头为诸阳之会,一般感受外邪,多必挟风,所谓“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川芎能活血祛瘀、祛风止痛,善于走散,并兼行气,为“血中之气药”,上行头目,为治头痛之要药;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功可清热解毒、利湿通络。川芎辛燥上行,土茯苓甘淡下渗,两药合用,升清降浊,活血行气,清热除湿,尤宜用于肝郁湿热头痛。

   【应用注意事项】本品辛温香窜,故阴虚气弱、劳热多汗者忌用。气逆呕吐、肝胆头痛以及妇女月经过多等证亦不宜用。

   【用法用量】内服:39克,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研术撒,或调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