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2)

二、先学习一下中医学术发展史
朋友们:
    我们在第-次通信中,简单地提了一下学习中医学术发展历史的重要性。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氏写的一本通俗中医书医学三字经,开头也是讲历史的。医史不但说明了医学的来龙去脉,可以使我们通过它去进一步了解学术本身,而且历史还带有一点故事性,对于初学的人容易接受。所以在学习中医的开始,先学习一下中医学术发展史是有好处的。
    为了叙述方便,我想把中医学术发展史,粗糙地分成四个阶段:即早期阶段。包括神农时代以至商殷。成熟阶段。包括周、春秋战国及秦代。ƒ壮大阶段。包括汉、晋、隋、唐。新学勃兴阶段。包括宋、元、明、清。现在把四个阶段重点说明如下:
    (1)早期阶段:
    相传我国医药起源于伏羲、神农时代。这个时代离开现在大约有五千年左右,传说那时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由于尝遍百草,逐渐累积了很多关于食用植物和药用植物的知识,成为以后药物学发展的先驱。当然,神农氏并不-定实有其人,也不可能在-天遇上那么多毒药,但却形象而具体地反映了那一整个时代医学知识的累积过程,和那一整代医学知识的中心内容。同样,所谓伏羲氏制九针,除民夭枉,那只是石器时代一些用以作为切割手术使用的石针、竹针,逐渐发展为用野兽坚硬骨头所制成的骨针等,它不可能是一种像现代所使用的金属制的金针一样,这是可以断言的。
7

    虽然伏羲、神农,只是一个时代医学内容的反映,并非实有其人,但伏羲、神农都在人民心目中成了不可动摇地医学鼻祖的形象,以后许多关于药物方面的文献都托名神农氏的发明或著作.就说明了这一点。
    到了黄帝及商代,我国医学已有比较明显的进步,汉代许多医学著作,都冠以黄帝名称,如内经称为黄帝内经,还假设黄帝君臣问答,说明黄帝对于医学的关心和贡献。现在出土的商殷甲骨文,则使我们看到当时对于疾病已能按身体部位分类;尚书记载殷代君臣对话中,有一句若药不暝眩(中毒状态的头昏眼花),其疾弗瘳。使我们体会到当时对于药物的性能及有效剂量,已有相当认识,甚至还传说商汤的厨师伊尹,发明煎药的方法,而被称为汤液的创始者。
    (2)成熟阶段:
    周代、春秋、战国及秦代,我国经济文化出现了一个高潮。医学方面不仅累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巳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
    在当时天人合一人身一小天地的思想指导下,医学在各方面都贯彻了整体观点。如在解剖生理学方面,强调脏腑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发病论上,指出气候、体质、情绪是疾病的重要因素,指出了内外环境协调的重要性。
    在临床医学方面的成就是重大的。当时已能善于从病人的各种表现(五色、五声、九窍、九脏之动等)探百病,决死生。战国时代的著名医学家扁鹊,还发明脉诊技术,及运用针灸、按摩,药物等各种治疗方法而名闻天下。
    由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高度发展,使我国古代医学家有可能对古代医学经验加以系统的总结,并运用了当时最进步的学说(阴阳五行)作为总结的纲领。公元前一世纪李柱国,校订当时流行的医学著作,得医经”(讲医学理论方面的着
                                                        8
)七家、医方”(讲治疗为主的书)十一家,其中包括黄帝内经扁鹊内经妇人婴儿方汤液经法等共四百多卷,可见当时临床医学或医学理论的成熟程度了。可惜的是这些著作大都已经失传,只有黄帝内经等少数几种,才被不断充实修正而保存了下来。
    黄帝内经广泛讨论了解剖、生理、病理、治疗、卫生等各方面的问题,是祖国第-部医书。明代医学家李念莪氏,把它提纲挈领,归纳为内经知要一书,可供初步了解黄帝内经内容的参考。
    在这个阶没,医学发展的程度,还在当时的行政措施上得到了反映,如周礼中记载了各种专职医生等,这些都说明了从周代以至秦代,祖国医学确已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
(3)壮大阶段:
    从二千年前的汉代起至唐代止,这十个世耙中,我国医学空前肚大,并巳成为当时世界医学的中心,促进了世界医学的重大发展。到现在日本等地,还称中医为汉医,就是这一历史事实的遗留痕迹。
    这里举几个实际事例:
    (1)晋代著名医学家葛洪,经过仔细的观察,明确指出了沙虱是傅染沙虱热的病源;对马鼻疽病,明确指出先有疮后乘马是-条重要的感染途径。并概括地指出温疫转相染着,甚至灭门、延及外人”(详葛氏肘后备急方”)
    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等集体编着的诸病源候论,分为六十七门,载症-千七百二十候,详实讨论了各种疾病的原因及具体症状,其中天花与麻疹的鏖别诊断,是世界最早的文献;它写的蛊毒候,包括乍冷乍热手足烦疼”、胸疼咳唾脓血乱下脓血腹内胀满、状如
    9

虾螟等等症状,可能即是血吸虫病。当时已知道它的病原是一种毒虫,会传播流行,并有-定流行地区。
    唐代着名医药学家陈藏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动物试验,发现了久食白米,可患软脚病,虽猫、犬、马等也不能例外。这是世界有关维生素缺乏症的最早文献。
    这几件事,反映了当时对于病原学方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晋代太医王叔和根据古代脉学的知识和自己亲身的体验,把脉形归纳为二十四种,详细讨论了切脉对于诊断的作用。他的著作脉经,不久即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土耳其等地,推动了世界医学家对于心脏血管的研究。
    (2)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汉代名医张仲景氏所著伤寒论,对于许多急性发热病的发展规律,有了系统的认识,并能掌握这种规律,作为临床处理的指标。
    张仲景因宗族死亡相继,发生死亡原因,多属伤寒”(急性发热病的总称),因此对伤寒作了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努力。根据他的研究,伤寒的发展规律,大致可以概括为六个阶段或类型-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每个阶段有它的典型症状和治疗原则,奠定了后世辨证论治的重要基础。
    一千多年来,单就研究发挥张仲景的伤寒论的著作。就不止四五百家,使伤寒论的辨证论治体系,成了整个中医学术的指导思想,有人称他为医中之圣,也有人称他的著作为众方之祖,方法之宗,可见他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中的深刻影响。其他如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千金翼方”)和王焘(外台秘要”),搜集整理了唐代以前流行的医学理论和方药。其中如对于糖尿病人的小便,知道其味至甜;对于黄疸病人能利用白布浸染小便,看颜色深浅以观察病情进退;对
  10
血吸虫病分布,知道东有句章、章安(浙江地名)、南有豫章(南昌附近),无村不有,无县不有。基本上符合现有的流行病学知识。也说明了当时内科方面的成就。
    (4)新汉王莽,命太医尚方解剖过-些人体,以竹筵导其管,知所终始;汉代的外科鼻祖华陀,则作过多例腹部手术,甚至传说华陀要为曹操作脑科手术.可是当时对于外科手术也有了重大成就。
    (5)药物学方面,汉初即出现了神农本草经,收藏常用药品三百六十五种,根据养生治病的不同性能,分为上、中、下三品。至梁陶弘景时,用药范围增加了一倍;北齐徐三才依照药物性能,将中药分为宣、通、补、泻、滑、涩、燥、湿、轻、重十类,是世界药理学方面最早的分类法;唐代由政府主持修撰新修本草,收载药品八百四十四种,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药典规模的书。
    (4)新学勃兴阶段:
    汉代医学的壮大,使医学领域内各种学说打下了巩固的基础。但同时由于交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民族体质的变化等,使各种学说又发生了新的分化。这些新的变化集中地表现在金元四大家及伤寒、温病学派方面。
    所谓金元四大家,系指金元时代刘完素(又名河间)、张从正(又名子和)、李杲(又名东垣)、朱彦修(又名丹溪)四人及其学派而言。他们在医学上各有不同的主张,并不限于崇信古典医学。刘氏认为疾病多属熟证,善于应用寒凉药,所以被称为寒凉派;张氏强调汗、吐、下各种方法的作用,而被称为攻下派;李氏认为'肠胃道很重要,处处照顾脾胃,而被称为补土派;朱氏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说法,处以滋阴为主,而被称为滋阴派。这几家学说都有很多继承者,相互间争论很剧烈,对于中医学术的提高和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四家学说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基本上反映了他们的现实生活环境。如李东垣氏生活在-个战乱频仍的时代,由于战乱带来的恐怖、紧张、饥胞失调,使肠胃道疾患病发数大大提高,李氏根据这一特点,强调补脾益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伤寒和温病学派,也是金元以后中医学术界中巨大特点之一。金元时代若干学者对于盲目搬用伤寒论方法治疗许多急性发热病,提出尖锐的批评,明清两代学者在这一基础上继续钻研,把温病学说提高到了一个完全成熟的境地。
    温病学派认为急性发热病属于温病范围者最多,属于伤寒范围者绝少。指出:温病的病原由口鼻而入,伤塞的病原由皮毛而入;温病的发展是由上焦而中焦而下焦,伤寒的发展是由三阳而三阴;温病的病理是善伤阴,伤寒是善伤阳;温病的治疗应从存津液着眼,伤寒应从救阳气着眼。这种学说大大地丰富了急性发热病的已有经验。
    著名的温病学家有吴有性(即吴又可)、叶桂(即叶天士)、薛雪(即薛生白)、吴瑭(即吴鞠通)、王士雄(即王孟英)。重要著作有温疫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
    在这一阶段还出现了世界闻名的药学著作本草纲目,这部书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费时卅多年编着的,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纠正了一部分传统的错误。
    此外,大规模地整理文献工作,在这-阶段也有很大发展。其中如宋代的太平圣圣济总录,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都是好几百卷的医着。
    以上简单材料,只给中医学术的发展历史,描写了一个极为粗糙的轮廓。如果要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知识的话,可参考陈邦贤着中国医学史”等专著。                                               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