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找鑰匙、眼鏡?其實你沒有失智。
中年後常出現類似對話:
「我今天遇到那個人了。」
「誰啊?」
「你知道的,就是那個人啊!」
「我怎麼知道是誰?」
叫不出別人的名字、打開冰箱卻忘了要拿什麼、時常在東翻西找、行程也記錯……,中年人的記憶力為什麼落漆?
1.訊息太多,大腦難負荷
台大心理系特聘教授梁庚辰認為,四、五十歲的人記憶力減退,應該跟負責記憶穩固的海馬及提取記憶的額葉退化沒有絕對關係(除非腦部已有退化性疾病,如早發性失智症),而比較可能是接收太多資訊、超載了,必須捨掉一些訊息才能容納新的訊息。中年人在家庭和工作上都負有重任,需要思考、記住很多事,大腦難免力不從心。
2.壓力是記憶力的大敵
很重要的事卻忘了去辦、上台報告時腦中一片空白……,一遇上壓力,記憶力就大大打折,造成「假失智」。台大醫院臨床心理師鄭婷文遇過不少中年人因為健忘、擔心是失智而就醫,檢查結果多半正常。
她跟他們細談後,發現健忘可能跟壓力有關。「並不是壓力直接損害海馬或記憶能力,而是影響他們對自己的評估,把偶爾的健忘看得很重。」這些中年人多半事業有成、身居要職或剛接手複雜的工作,工作要求高,有時手邊同時進來幾件事,他們只記得做前幾件,後面的就忘了。
3.分心、多工,記憶拉警報
額葉發展成熟,幫助中年人更能做出正確選擇,但它的另一部份功能卻在走下坡,讓中年人容易分心,轉頭就忘了剛剛在做什麼、等等要做什麼。
台大職能治療系助理教授毛慧芬說,中老年人額葉中的抑制功能會慢慢減退。比如工作時同事在旁邊說話,以前可以抑制分心,不受干擾繼續工作,但後來愈來愈無法排除這些不相干的事。
中年腦易分心,卻又處在常被引誘分心的世界。工作時,一會兒Line在「叮咚」、一會兒有簡訊和電子郵件,還有臉書不斷更新資訊,大腦運作一直被打斷,要同時處理多項訊息,但可能對每個訊息都沒有深刻印象。
「一心多用不太可能,」台北榮總神經內科臨床心理師林克能說,大腦還是會排出優先順序,一樣一樣完成,其實耗的腦力並不會比較少。
4.睡不好,記不牢
睡眠對記憶力非常重要。「偶爾一、兩晚睡不好沒有關係,但長期失眠就會影響記憶了,」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說。
梁庚辰解釋,海馬白天接收了很多訊息,可用空間愈來愈少,於是利用睡眠時將記憶轉移到大腦皮質,才有空間容納新訊息。如果睡不好,海馬無法充分轉移記憶,第二天容量不足,就記不住新東西了。
此外,前晚睡不好,第二天一定昏昏沉沉、無法集中精神,專注力不夠也會影響記憶力。
5.生活習慣不良
找不到東西未必是記憶力有問題,而是缺乏好習慣。「如果每次都把鑰匙放在不同的地方,怎麼能要求大腦記得住?」普林斯頓超強記憶執行總監陳慶麒說。
他提醒,如果東西只有一個小抽屜那麼多,不用整理也找得到,但如果東西多到像大賣場,一定要分門別類才找得到。就像電腦檔案也要用資料夾分類,要用時才能很快找到。「腦力應該發揮在思考、判斷、決策上,而不是花在記一堆瑣事。」所以,抽空整理生活空間,該丟的丟,該歸位的歸位,比操練記憶力更能幫助自己不再丟三落四。
6.更年期
王培寧說,女性進入更年期後,荷爾蒙變化大,也會影響記憶力,但通常不是長期的,等大腦適應了低濃度的荷爾蒙,記憶力應該就會好轉。
7.藥物副作用
王培寧說,有些藥物會影響記憶力,比如︰
●安眠藥、鎮靜劑︰長期失眠影響記憶力,常吃安眠藥也影響記憶力,該怎麼辦?王培寧建議,先嘗試非藥物療法幫助入睡,如果實在必須靠藥物,建議要在晚上12點前吃,如果等翻來覆去睡不著、凌晨3點才吃,藥效持續到白天,就會昏昏沉沉的。
●抗憂鬱劑
●感冒藥:有些減輕流鼻水、鼻子癢的藥物含抗組織胺、感冒藥或感冒糖漿含可待因,都可能讓人昏沉、反應遲鈍。
●治療巴金森氏症手抖症狀的藥
●抗乙醯膽鹼作用的藥物︰最常見的是腸胃藥。此外還有治療尿失禁、膀胱過動症的藥。
如果服藥後出現記憶力減退的情形,可向醫師反映,看是否能換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