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開光,佛陀的光怎能由我們來開敞呢?
任何比丘也沒有辦法開佛光的。
佛陀的光明是因為他自己斷除煩惱,所以光明普照於世。
絕對不是由我們能夠開啟佛陀的光明,所以佛陀為什麼能夠放出光明呢?
原因他斷除了貪、瞋、癡。同樣地,
現在的修行人也是按照佛陀所走過的那一條路
,不斷地修行著,目的也就是斷除內心的煩惱、火焰。
所以我們現在也供奉了一尊新的佛像,
各位禮拜佛像、瞻仰佛像的時候,
各位的心也不能只是這個佛像而已。
更能夠透徹地觀察到佛陀的種種功德。
假借這個佛像,我們真的能夠觀想到佛陀的功德的話,
這種明白才是殊勝的意義。
我們要供養佛,絕對也不能只是雙手合十來供養佛像。
我們也絕對不能只是拿幾朵花來供養佛陀,
更不能拿幾顆水果來供養佛陀的,
更不能誦了幾部經典,
或是奏了多少梵樂,
也不能達到真正地供養佛陀。
假如各位想要真正地供養佛陀的話,
必然要遵守佛陀實踐的禪法,之後成為真正的佛子。
真正的佛子他所供養的,才能真正達到供養佛。
~班迪達禪師~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溫柔的穿透力
在座的各位,你我都是住在亞洲,所以各位身體裡所流的血,也就是亞洲人民的血液,於是我跟各位就有結締為亞洲眷屬的關係;第二個是,我們都活在於這個地球,這個世間上,那麼我們彼此都是人類,所以我們也有了所謂的「地球眷屬」的關係;從而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彼此之間,結締為兩種眷屬關係。假如我們也可以從佛陀教法的角度來看,明顯的可以看到,過去各位都有輪迴過,而我過去也有輪迴過,那麼在過去輪迴的過程當中,也許我們曾經做過父子,也許我們曾經也做過兄弟,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我們幾乎都是故人,我們幾乎都是兄弟,所以我們有了輪迴的眷屬關係。從世間的角度而言,我們彼此之間結締為有三重關係的眷屬,彼此都不是陌生人。
但是,任何世間上的人都有這種眷屬關係,並不足為奇。剛剛各位有唸到了三皈依的巴利偈誦,相信各位都還記得巴利偈誦裡面有提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說到這裡,想特別說明一下「皈依法」,今天我要花一點時間,來跟各位行者具體的說明何謂「皈依法」。
何謂皈依法呢?凡是實踐了佛法的人,法能夠回給實踐者,使實踐「法」的人的生命得到提升。巴利文dhamma法,法的意思是「凡是實踐佛法的人,都會受到法的護佑,法也會反過來提升實踐者的生命,不使實踐佛法的人,生命向下沉淪。」法有提升的作用,這就是法的功能。剛剛有提到,修法的人會受益到法對生命的提升,這個前提是各位要實踐佛法,實踐佛法時,將會受益到法對生命的提升,不使各位的生命向下沉淪;反過來說,假如各位沒有實踐「法」的話,「法」就無法提升各位的生命,所以各位想要提升自己的生命的話,要實踐佛法;但是要如何實踐佛法呢?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方法裏頭,佛陀有告訴我們,該遠離的我們必然要遠離,該持守的我們必然要持守。按照佛陀的指示,我們確實實踐,才能受到法提升生命的利益。換句話說,我們光是口口聲聲的念著「皈依法」但是各位沒有實踐法的話,法也不會提升各位的生命,這點各位必須要清楚了解才是。
任何眾生,包括這些微小的昆蟲,或者是我們人類,凡是有生命的眾生,他都能夠知道自己肚子餓了,餓了都會去覓食,到了他們季節的時候,他們也知道要交配,而人類也一樣有這種現象,一定的年齡之後,男女也會有相結合的現象。假如我們現在身為人,只知道吃,做出這種性行為,就此過一生的話,這種人是一般性的人。但是我們現在作為人,是優於畜生動物的,為何比較優等呢?我們人類有慚愧心,對於作惡行,我們人類會感到慚愧;自己總會想得到安樂,不喜歡痛苦,別人也不喜歡痛苦,也需要安樂,所以我們作為人必然要有同理心。也就是說,我們人類除了有慚愧心以外,也要有同理心,這才能夠優於畜生動物。
我們人類優於畜生動物還有一點,就是慈與悲心。所謂慈心呢,就是處處都想讓人得到許多利益,這句話所謂的獲得利益,也就是希望對方可以健康,希望對方可以安樂,也希望對方的生命是順利,這是我們對他的一種期許,也就是內心有了慈愛。另外我們人類也擁有一顆悲憫之心,悲憫之心能夠體諒別人,看到別人受到痛苦時,會想盡辦法協助他,讓他減輕痛苦。所以我們人類內心也有所謂的悲憫之心。
在久遠的過去,人與人之間有這種慈心與悲心,所以古代人類的內心是和平的,而世間上面也有所謂的和平,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人類的內心也有一些變遷,彼此之間無法散發出慈心與悲心,內心的貪心、瞋心跟愚痴熾盛。就以現代而言,我們得不到和平,也有它的道理,因為我們人類內心的煩惱火不斷的燒著。假如各位只顧著自己,或者只顧著各位的家庭,更精準地說,各位都不管別人,不關心別人的當下,內心裡的慈愛心也就無法發揮。我們為何不能散發慈心呢?我們內心裡的慈心為何會枯竭呢?原因在於,我們看不下去對方得到利益,所以各位對別人也就無法散發慈心,看不到別人的可愛之處,是無法對別人散發慈心的。同樣的,各位的心裡無法升起這種悲憫之心,反而呈現枯竭的狀態,原因是因為人們都沒有去考慮別人受到的痛苦,所以對別人無法散發悲憫之心,假如各位只顧著自己和自家人,換句話說,就是都不管別人的話,倘若這種不良的風氣持續下去,整個社會會充斥著不管別人利益或是傷害的行為。也許各位會去殺害對方;也許別人會去偷竊別人的物品;大家只顧著自己的感受而去侵犯別人,譬如別人明明有監護權,卻去侵犯了有監護權的女孩子,或是不顧已婚身分,侵犯別人的妻子,造成邪淫;同樣的,各位不顧自己的身業口業,只顧著自己的利益,也許各位都會去欺騙別人,當下各位的容忍心也不足,只要影響到各位一點點利益的時候,起了瞋恨之心,進而與別人衝突,這樣的現象在社會上十分常見;也沒有判別利害的思考能力,沒有這種智慧的情況之下,也不知道飲酒這件事情不好,也不知道賭博這種行為不好。
人類在自私自利的情況下,內心就無法發出慈愛心,慈愛心因此而枯竭。一切都是由於自私的心態,沒有辦法散發慈愛心,各位內心裡的貪心、瞋心和愚痴將非常熾盛,各位也就縱容了自己得煩惱。而且在煩惱作祟的情況下,自己也就很難控制身業、口業和意業。因此在我們社會上成為「標準人類」的人逐漸逐漸的減少,其原因追根究柢,就因為人類有了自私自利的心態,有了貪瞋癡這三種煩惱,我可以將三者譬喻為內敵。內敵是非常可怕的,它比外敵來的可怕。外在的敵人我們偶爾才會遇見,但是內在的敵人會無時無刻侵犯到我們的內心,攻擊各位的內心。換句話說,這些自私自利的心態不斷作祟的情況之下,也許對方會做出,殺害對方、殺生的舉止;偷取別人的物品,偷盜的舉止;或者是邪淫的舉止;或者也會有欺騙,欺瞞別人的舉止;或許各位也都會飲酒作樂。從這一點追根究柢就是,各位都有受到內敵的攻擊,外在的敵人他所處的位置在遠處,但是內在的貪瞋癡煩惱,他是處在近處,處在各位的身邊,而且時時攻陷人們的內心,一旦內心裡有這些煩惱作祟,各位的品性道德就開始不良,而且各位也就不會成為標準的人類。
所以從這兩點來看的話,內在的敵人比外在的敵人來得恐怖,各位的內心懷有這內在的敵人,會因此感覺不到平穩,也不會感覺到和平,時時感到害怕。假如各位過去有侵犯到這些惡行惡業,各位每當回想起自己過去不良行為的時候,不斷的責備自己,因此自責的狀態就出現了,我們人自責之後呢,內心裡會感到害怕,原因是過去我們自己所造就的惡行惡業,就像是影子一般如影隨形,所以內心裡面時時感到不安。造作惡行的人不僅心裡產生責備與責怪,往往也會受到他人的譴責,經常會受到別人的怒罵說:「這個人非常差勁」,對他開始有了排斥,無法接受。各位面對到這種時候,往往內心裡會害怕不安,也擔心受到他人的譴責,這就是造過惡行惡業的人,他內心裡恐懼不安的心態。殺生的行為,偷盜的行為,邪淫的行為,妄語的行為,飲酒的行為,世間上的人幾乎都無法容忍這樣的行為,所以各國面對這些過分不良的行為制定出了法律,一旦各位侵犯了這種行為的同時,也會受到法律制裁,也會受坐牢的懲罰,所以造作惡業的人的內心往往是不安。
在經典裡面,佛陀把不良的行為譬喻成有毒食物,假如各位都有誤食有毒食物時,各位都會中毒,而且會因此結束生命。對於這些良好的行為,佛陀譬喻成健康食物,各位常常食用他,各位自然也能夠健康。有造作惡行惡業的人,很可能因此而家庭破碎,他的生命也會因此而破碎,所以層間有造業過的人內心時時不安,他也會遇到這種險難。世間上的人因為道德品行不良,受到了內敵的作祟之下,內心裡面開始有了不安,時時會面對到許多險難,這種比失敗的恐懼來得強烈。
在經典裡面,佛陀把不良的行為譬喻成有毒食物,假如各位都有誤食有毒食物時,各位都會中毒,而且會因此結束生命。對於這些良好的行為,佛陀譬喻成健康食物,各位常常食用他,各位自然也能夠健康。有造作惡行惡業的人,很可能因此而家庭破碎,他的生命也會因此而破碎,所以層間有造業過的人內心時時不安,他也會遇到這種險難。世間上的人因為道德品行不良,受到了內敵的作祟之下,內心裡面開始有了不安,時時會面對到許多險難,這種比失敗的恐懼來得強烈。
我們的佛陀從來沒有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說,一個人失敗了生命的時候,他的生命會向下沉淪,但是經典裡面有記載的說,一個人的品行道德不良的話,他的生命必然是向下沉淪的。假如各位都沒有慈愛心的話,各位的身邊會有這許多的敵人;假如是各位都沒有悲心的話,各位的內心裡會時時有想要去殺害對方的一種念頭,所以我今天想要跟各位行者開示的內容就是「悲心與慈心」。
剛剛各位有持誦了五戒:遠離殺生、遠離偷盜、遠離邪淫、遠離說妄語、遠離飲酒。誦念五戒的時候,並不是口頭上持守而已,必須從內心的深處就要持守好五戒,假如各位都只有口頭上的持守的話,各位持守的戒律是不會堅固的,所以各位在持守戒律時,必須下一個決心,在各位持守戒律時,要達到一個圓滿的狀態。持守戒律的人,他可以保有品行道德的良好,同時也能夠可以保護對方,因此如果人人都持守的話,這個群體會達到和平。各位持守戒律之後,對於貪心會有慚愧之心,所以不會去作出殺生的行為,以不會去做出偷盜的行為,更不會去侵犯有監護人的女孩子,各位遠離了這種自私自利;有了慈愛之心的人,會處處替他人著想他人的利益,所以內心裡平息了瞋恨之心,這種的現象是非常好的,所以各位去除了自私自利,進而持守戒律的同時,內心裡面也會有了慈愛之心。該遠離的都有遠離的情況下,各位保有了身業的清淨、口業的清淨以及意業的清淨,所以是首先自我調服了,這樣的人呢,他的身業不會做出不良的行為,口業意業都是如此,所以只要各位做出了這種遠離惡行惡業的行為,立刻升起了清淨身業口業清淨的利益,所以各位的執行跟各位得到的利益是有吻合的。
此時各位就可以深深的明白到,法有六種功德利益的第一種功德利益「世尊善說妙法」世尊所說的法幾乎都是微妙的。所以在這裡,各位就是以同理心遠離了這些惡行惡業,各位必然要有替對方想到對方的利益,才能培養自己內心的慈愛之心,說到這裡要進一步解釋所謂的慈心,慈心究竟有甚麼樣的特性,究竟有甚麼樣的作用,究竟升起最近的原因又有甚麼原因呢?所謂慈心,就是需求他人,得到利益,是慈心的特性。而第二個是,以行動或言語協助他人獲得利益為慈心它的作用,因為各位都有以各位的行動或言語協助對方,假設說各位跟對方曾經有結怨過,但有了這種慈愛的心,有協助他的行為,過去曾經結怨的心也可以平息的。所以,捨棄冀求的現象會浮現在各位的智慧裡面,各位想要升起慈心的話,各位都要看到別人的可愛之處,假如各位會注意別人的可恨之處,往往是都不會升起慈愛的。所以各位的內心裡面不斷地要增長慈心,要建立慈心,要不斷的修慈心。在經典裡有記載道,修慈心的人將可獲得十一種功德利益,但是現在時間有點不足,沒有辦法一一說明十一種功德利益。簡單來說,修慈心的的人第一個是可以安眠,第二個是可以安然覺醒的,第三個是他不會做惡夢,第四個是他能夠受到他人的愛敬,第五個次可以獲得天人的護佑,那麼經典裡面確實有記載道十一種功德利益,下一次有因緣的話,我再把十一種功德利益,詳細的跟各位行者說明。
在內心裡面要升起慈心不是只有一次,要數次數次的培育自己的慈心,因此各位內心裡面充滿慈愛心的同時,各位都會想到別人的利益,各位絕對不會有這種自私,也絕對不會顧及於自己,各位都會替自己的家人著想,替自己的眷屬親戚著想,同時各為自己的忍耐的心是越來越進步的,而且也能夠容易原諒別人的,也會懂得犧牲自己,那麼這時候各位除了可以成為標準的人類以外呢,各位也能夠在世間上成為一個散發慈心的行者,內心裡面升起的慈心,假如各位從這升起的慈心獲得一點點利益的同時,首先各位想到自己的親朋好友,因為這種利益是除了自己受用以外,也希望對方可以受用,假如各位身邊的人都一起散發慈心的話,周遭的環境有了慈愛的氛圍,那麼更加可以和平和諧,所以各位在修慈心的時候,就可以用四個句子,來不斷的默念來散發慈心,譬如說第一句:「祝願一切眾生,遠離險難」這個險難的意思就是說,他不受怖畏,也不受恐懼,不受怖畏與恐懼的意思就是說,希望眾生能持守好五戒,因為持守五戒的人不會侵犯惡行惡業,也不會造作惡行惡業,所以他內心裡面不會有所謂的不安,所以各位祝願一起眾生遠離險難的同時呢,各位也就是祝褔眾生能持守好五戒。第二個是「遠離身體的痛苦,祝願一切眾生遠離身體的痛苦」,還有另外一項是「凡是活著的人,他必然是要生活,在生活的過程中,他們要正常的飲食,也要正常的穿著衣服。那麼這第四個項目必須要有對對方祝福的就是「希望一切眾生的生命也可以獲得利益」。所以各位可以用這四個句子在內心裡不斷的祝福一切眾生,用這種方式可以培養自己的慈心。時時修練慈愛心的人,他的內心會變得強而有力,他可以懂得原諒他人,也懂得對對方處處著想,所以有了慈心的同時,隨即而來的就是悲心,因為希望對方得到利益,同時不忍心看到對方受到許多的痛苦,所以有了慈心以後,隨即而來的就是悲心。
接下來要繼續說明的就是悲心。悲心的特性,悲心的作用,以及升起悲心的最近的原因是有哪些。那麼首先說明悲心它的特性是需求去除他人的苦難,各位看到了對方受到了痛苦的時候,內心裡是希望仔日可以脫離這種苦難,所以這種內心狀態是所謂的悲心,這就是悲心的特性。而悲心它的作用是心不忍於他人的苦難,這裡是有不忍的字彙會出現,這個不忍不是跟瞋恨心有相應的,他的不忍是說,看不下去別人受到的痛苦,那麼是於心不忍的狀態,於心不忍的狀態是所謂悲心的作用。而悲心他出現的時候,各位的智慧心會浮現甚麼樣的現象呢,當有悲心出現的時候,各位內心浮現的會是「不殺害他人的現象」,內心裏面有悲念他人的現象都會出現,這就是悲心的足處。當有悲心他出現的時候,自己都會清楚明白的是,各位的心裏都會出現「不殺害他人」的現象,都會去體恤別人。為甚麼會升起悲心呢,原因是各位已經看出他人的可憐之處,那麼看出他人的可憐之處,是升起悲心的最近原因,假如一個人內心裡具足慈心與悲心的話,這個人基本上是已經成為了一個標準的人類。
而在這裏我想要敦促每一位信徒信眾,至少每個人都要持守好五戒,持守好五戒的人,他的內心自然是俱足慈心與悲心的,我們假如姑且不說各位一定要去禪修,但現在各位沒有經驗過禪修的時候,自身當中都要持守好這五條戒律,那麼自己的世界和平,再去影響他人的世界,自己的世界首當和平之後,之後自家人的世界也會隨即和平,自家人的世界和平,各位身邊的人事或者是朋友群的世界也會和平,在這裡想要祝福每一位信眾,希望各位在日常生活裡苦以持守好五戒,有了五戒的情況下,不會去殺害對方,也不會去侵犯對方,保有這種良好的品性道德,也同時也保護對方。今天的開示就到這裡告一個段落。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因果的法則
真實的生命是不圓滿的,而我們又無法逃避生命的真相,這就是生命中苦的真理。
如要止息生命中的痛苦,須要棄除苦的由來(苦的因);如果我們無法控制苦的發生,那我們就不用尋找離苦之道了。
但佛陀體悟到,我們的痛苦並不是偶然形成的;是所有現象的結果,背後都有它的原因。
對於存在真實生命中的因緣法則(業),它是存在的;所以痛苦的起因,我們是可以控制的。
一般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都把「業」當成「命運」,而「命運」是天意、命中註定無法改變;然而「業」是行為的意思,有了行為的原因,觸緣後它才形成結果。
佛陀談「業」而不說「命運」;他說: 「眾生擁有其業、承繼其業、因業而生、業隨其身。眾生依止其業。其業卑劣或高尚,其生命亦復如是。」
我們生命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行為所導致的結果。
因此,我們只要改變自己的行為,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們都應該為自己造成的痛苦行為負責;也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來止息痛苦。
佛陀曾說: 「你是自己的主人,你創造自己的未來。」
本文作者
威臘瑪拉 尊者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離苦之道
佛陀了解苦及苦的起因之後,他思惟止息苦的方法,想到業的法則(因緣果的法則):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每一件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
若因緣滅,則結果亦滅。
我們不再有無明,就不再有盲目的習性反應,也不會有隨之而來的各種痛苦;而一旦不再有痛苦,我們就能體驗到真正的安詳、快樂。
痛苦的輪迴就得以解脫。
這是佛陀所證悟的,他教導眾生說: 「你做了不對的事情,就染污了自己;不做不對的事情,就淨化了自己。」
每一個人對於造成自己痛苦的習性反應,都要自己負起責任;承擔自己的責任,我們才能知道如何體證滅苦。
本文作者
威臘瑪拉 尊者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苦的真相
佛陀說: 「每一個人一定要探究痛苦的真相來至其源頭。」
在他證悟的那一個晚上,他以堅定的意志力禪坐著,發誓若不了解苦的起源,以及如何將苦拔除,誓不起座。
他清楚的看見,痛苦確實存在的,這是一個無法逃避的事實;隨著生命的開始,痛苦也就開始了。
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一定要經歷生病和老死的痛苦;一切生命都必須面對這些苦痛。這種種的痛苦,對於一個深思過痛苦的人而言,這是很顯然的。但是佛陀對於這種理性侷限的闡釋,並不滿意;他持續向自身內在探求,體驗痛苦的真正本質。
他發現對五蘊的執著是苦的,就痛苦更深的層面而言,是我們對於自己這個身(色蘊)和心 (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的過度執著。
事實上這個身心的個體,只是不斷變化的過程而已;而對一種不斷生滅變化的東西執取、執著,這就是「苦」。
本文作者 威臘瑪拉 尊者
2015年10月11日 星期日
實踐真理的修習
佛陀曾說: 「有人也許能背誦許多經文,但是如果不去實踐教導,這樣一個只說不做的人,就好像一個牧童,只是數別人養了幾頭牛一樣,他無法享受到追尋真理的回饋。」
有人也許只記得經文的隻字片語,如果他過著如法的生活,從起點至終點,他都在正道上步步前進,那麼他就能享受到追尋真理的回饋。
這條正道一定要去實踐,教導一定要去落實,否則就只是一種毫無意義的表面工夫。
要實踐佛陀的教導,並不是非得稱自己為佛教徒不可。
稱呼無關緊要,痛苦人人皆有,並沒有甚麼不同;因此痛苦的有效解藥,必能夠適用於每一個人。
這個實踐的方法,也不是僅限於遠離紅塵、或歸隱山林的修行人。
這是一條人類可從現有的痛苦,走向安樂的正道。要步上解脫之道,我們必須過著正法、真理、清淨的生活。
才能實踐佛陀的教導,正確的修習正法,實踐正道的生活。
本文作者
威臘瑪拉 尊者
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
覺悟者的親證
佛陀宣說: 覺悟者以捨棄世俗的所有理論,因為他已親證(色、受、想、行、識)物質、感受、辨別、習性反應、認知的真相,以及它們的生起與滅去。
佛陀發現一切事物的表相不管如何,每一個人自己的前後因緣都不相同,而前後因緣多相互關聯著;每一件事情當下的結果,都是前一件事情起的因,而且毫無間斷;這些密不可分的事件,接連不斷的發生。
表面上每一件事物好像都沒有甚麼改變,但這只是表面的現象,不是最終的實相。
每一件事物,就像河流一樣不停的流動、改變,每一瞬間都有新的事物生起、又滅去,下一瞬間又被新的事物所取代,迅速接連不斷的變化,很難加以分辨事物的生起與滅去。
佛陀了悟到,人不是永恆不變的實體,而只是事物不停流動的過程。
沒有真正的眾生,只有不斷流動的因緣過程,那是表面現象與現象的運作,而不是真正的實相。
真正的實相是,整個有生命、無生命的宇宙,都處在持續不斷變化的狀態中,不斷的生起又滅去持續運作。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只是次原子粒子(極微)振動、流動的運作過程;也就是 (色、受、想、行、識) 身心的因緣變化過程。
而我們不知身心處於因緣的持續變化中,不了解自我的最終實相;如果我們能正確的去了解真理,真正的直接去體驗,那我們就可以找到真正的離苦之道。
本文作者
威臘瑪拉 尊者
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實修之道
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棄除痛苦。而要止息痛苦,就要先止息痛苦的起因(貪、瞋、癡)。
佛陀發現了一條可以根除痛苦的實修之道,就是「八聖道」。
簡單的解釋就是: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是諸佛(覺悟者)的教導。」
這個解釋淺顯易懂,但通常決定善惡的標準,所憑藉的都是個人的觀點、傳統信仰、以及個人的喜好與偏見。
佛陀提出了一個分辨善惡好壞,而可以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若會傷害他人、或是干擾到他人安詳和諧的行為,就是惡行;可以幫助他人、令他人安詳和諧的行為,就是善行。
然而心要達到真正的清淨,不是靠宗教信仰儀式或是道理上的分析,是要靠自己直接體悟身心(五蘊)的實相,拔除令苦生起的種種習氣。
八支聖道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的修習,也就是戒、定、慧三學。
「戒」是道德修養的學習,戒除所有不良的言語和行為;「定」是專注力的學習,培養念念分明的能力,讓身心能夠主導並且控制自己的心念;「慧」是智慧,也就是培養清淨的洞察力,能夠照見身心的實相。
這就是實修之道了。
本文作者
威臘瑪拉 尊者
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輪迴的十二緣起法則
佛陀時代的印度,十二緣起的法則概念是普遍被接受的,所以佛陀他用十二緣起來解釋輪迴的過程。
但對現代人而言是難於理解的理論,輪迴是一種因緣的循環,現在的行為是前一個行為的延續,行為是我們生生相續的動力。
佛陀強調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生生世世接續不已的自我實體;就如同牛奶從乳牛而來;凝乳從牛奶而來;奶油由凝乳而來;清奶油由粗奶油而來;精製奶油由清奶油而來。
當它是牛奶的時候,不會被認為是凝乳、或是粗奶油、或是清奶油、或是精製奶油。同樣的,無論何時,只要現在的存在狀況是真的,而非過去的或未來的存在狀況。
佛陀認為並非有一個固定的自我,在生生世世中一再輪迴;但也並非沒有前後行為的因果,只要我們的行為不斷的給這種過程推動力,這種存在的過程會一個接一個存在下去。
每一刻對我們自己的盲目反應茫然無知,我們此時此刻就會體驗到痛苦;如果我們能棄除無明,不再盲目反應,就可以當下體會到安詳。
天堂和地獄就存在此時此刻,自己的身心內體驗。無論是否相信因果,仍然要面對盲目反應所引起的痛苦;所以我們必須終止盲目反應的慣性,讓痛苦停止、當下體證解脫的快樂。
本文作者
威臘瑪拉 尊者
2015年10月3日 星期六
緣起法則
佛陀觀照自己身心的感官反應,發現愛取、執著,是喜愛與厭惡的感受,心裡剎那剎那的習性反應。
這短暫、無意識的心理反應,時時刻刻都不斷的重複、強化,形成強大的引力和推力,愛取、執著其實就是那習性反應發展出來的型態,這就是痛苦直接形成的因。
佛陀發現感受的生起是因為接觸,眼睛接觸到影像;耳朵接觸到聲音;鼻子接觸到氣味;舌頭接觸到味道;身體接觸到可觸知的東西;心接觸到念頭、情緒、想法、想像或記憶。
每當某種物體或現象接觸到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愉悅或不愉悅的感受就生起。
佛陀了解因為有六根(五種感官和心)的存在,而宇宙又充滿了現象 (影像、聲音、氣味、味道、可觸知之物、各種念頭和情緒) ;六根觸六塵(眼觸色、耳觸聲、鼻觸香、舌觸味、身觸觸、意觸法)是無可避免的。
又身心(名色)生起的過程,是因為「識」。
「識」將宇宙分為能知和所知、主體和客體、我和他的認知行為。
「識」時時刻刻都在生起、流動、變化、滅去,仍然不停止、毫無間斷的運作著;心識在下一個片刻,又會形成另一個新的形式。
而心識感官的生起,是因為習性反應使心識的推動力延續到下一刻;如果我們終其一生,都在重複、強化某些習性反應,心識都會持續不斷流動著,從這一刻到下一刻,永無止境的流動無法停止。
佛陀觀察到習性反應的實相是由於無明生起的,對於存在無常、苦、無我的本質完全無知,也不知道執著會帶來痛苦。
我們不知道身心真正的本質,盲目的生起反應;無知的被困在習性反應的牢籠中。緣起的法則;將我們帶到目前存在的狀態,面對一個有苦的未來。
痛苦始於對自己身心實相的無知,苦的下一個起因,就是心的習性反應;這種盲目反應的習慣就是「業」,「業」帶動了我們的未來,累積貪愛、瞋恨的習性反應,對身心的本質無知,這是生命的痛苦根源。
本文作者
威臘瑪拉 尊者
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智慧
持戒和修定都不是佛陀專有的獨特教導;這在佛陀開悟之前,其它宗教、派別、哲學家都已有人在修持,廣為人知、行之已久。
佛陀曾跟隨兩位修行人學習禪那,所有的人也都強調道德修養的必要性,這類修持的方法、目的都只是為了,求得精神高度集中的禪定狀態。
用這種方法得到的平靜和安詳,並不是真正的解脫;修定會帶來平靜、安詳和喜悅,但它只是心的意識表層的平靜。
佛陀發現轉移注意力,可以有效的在意識層面,讓貪愛和瞋恨暫時停止;但無法真正的將它棄除,反而將它推入深層的潛意識中,變成危險的冬眠狀態;在身心的表層顯得平靜安詳,但在心的深處如一座火山,充滿著壓抑的情緒,遲早會暴發開來。
佛陀說: 「一棵根深柢固的樹,即使被砍伐了,仍然會生出新芽;如果貪、瞋的積習未被根除,痛苦就會一再的重現。」只要貪、瞋的根未除,它一有機會,就會從潛意識中重生。
佛陀當時隨然已達到修定的最高境界,但他不認為已達到解脫,而繼續尋找離苦得樂的道。
佛陀發現一個方法,可以讓我們深入內心,鏟除貪、瞋的根;這就是智慧的修習,它稱之為內觀,可培養洞察力,觀察身心的本質,辨識並止息痛苦。他獲得解脫後,終其一生以此教化眾生。
佛陀一再強調: 「以戒而得定,則定力有成且殊勝;以定而得慧,則智慧有成且殊勝;以慧作根基,則遠離煩惱與不淨。」
所以戒和定的修習,真正的目的是在於開發智慧。
只有智慧才能讓放縱和壓抑,在兩個極端間找到真正的中道。
培養智慧才能透視內在的實相,遠離所有的無明和執著。
本文作者
威臘瑪拉 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