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平民的燕窩
燕窩自中國古代以來,一直是用來保養身體的名貴食材,《本草網目》記載:燕窩入肺主氣,汝腎滋水,入胃補脾,補而不燥,簡單來說,燕窩就是可以提升免疫力,補充腎氣、恢復元氣、增添全身津液等…,尤其坎卦人很適合食用燕窩。
燕窩的價格較為高昂,一般人較無法常常食用,其實,用白木耳燉豆漿就可以取代燕窩的功效囉!
【白木耳燉豆漿食譜教學】
食材(1人份): 白木耳(約手掌心大小)、微糖豆漿:200c.c
Step1:
先將白木耳洗淨並切掉蒂頭,泡水40分鐘後再切成小塊。
Step2:
將泡開的白木耳放入電子鍋,慢燉兩個小時。
Step3:
把白木耳盛起,放涼。
Step4:
取適量白木耳加入微糖豆漿,即可享用。
【食用頻率】一週三次當點心吃。
轉摘: 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網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調好自律神經
學習7項生活藝術,不再每天緊張焦慮、趕趕趕,自律神經就能重回和諧。
一群西方學者組隊到非洲考察,請當地原住民當嚮導及挑夫,兼程趕路,前三天都很順利,原住民吃苦耐勞,沒有怨言,但到了第四天,原住民卻不肯出發了。
是哪裡得罪他們了,還是在要脅加錢?考察隊隊員不解。這時,原住民的頭領解釋道:「按照我們的傳統,如果連續三天趕路,第四天必須停下來休息一天,以免靈魂趕不上我們的腳步。」
現代人日復一日地「趕路」,趕到沒時間停下來思考為何而趕,趕到大小病痛都來報到。
慢,慢,慢
非洲原住民的生活智慧,竟與自律神經保健之道不謀而合。「要調節自律神經,一言以蔽之,就是『慢』。慢慢呼吸、慢慢行動、慢慢生活,」日本順天堂大學外科教授小林弘幸在《自律神經健康人50招》中提醒。
他指出,現代人的自律神經失調多半是交感神經過度亢奮,「慢」能提升稍顯低下的副交感神經,讓自律神經傾斜的天秤恢復平衡。
1.腹式呼吸啟動副交感神經,安定身心
三總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吳立偉指出,呼吸是少數能被人控制的自律神經節律。吸氣時交感神經較活絡;呼氣時換副交感神經佔優勢。藉呼吸來調節自律神經,容易做又不花一毛錢。
但一般的呼吸方式較短淺,達不到效果,建議練習腹式呼吸,幫助自律神經維持平衡︰慢慢、深深地吸氣,讓氣往下走,直到腹部微微鼓起,然後慢慢吐氣。這樣可以啟動副交感神經,讓心跳和緩下來,人得以放鬆。一般來說,平躺時比較容易做腹式呼吸。
精神科醫師陳豐偉常建議患者早午晚和睡前各練10分鐘腹式呼吸,如果不方便躺下,坐著也可以,只要動作正確,持之以恆,就能享受放鬆感。
有些人因為自律神經失調而引起焦慮,晚上易失眠,多做幾次腹式呼吸,即可放鬆心情並改善睡眠障礙。
其實練習氣功、打坐、太極拳,也是藉由調形、調息、調心的方式,達到心靜的效果,使身心都能鬆、靜、定,這不但有益身體,且當生理系統的功能獲得改善與強化後,更有助安定心神。
2.用食物保養神經的作用穩定
大腦中有許多神經細胞,靠神經傳導物質當「傳令兵」,幫忙傳達指令,身體各部位一收到訊息,就會有所反應。
神經傳導物質有上百種,其中和情緒、壓力有關的包括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血清素等。好消息是,一些食物可以增加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維持神經的作用穩定,不妨適量攝取。
•多巴胺、正腎上腺素︰
製造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都需酪胺酸和苯丙胺酸,可從家禽、海產、蛋、乳製品中獲得,素食者可從大豆中攝取。
維生素C也是製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時重要的成分,多吃些新鮮蔬果,維生素C自然不缺。
•血清素︰
色胺酸是大腦製造血清素的原料,可安定神經、助眠,被稱為「天然安眠藥」。含色胺酸的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乳製品、豆類、堅果、香蕉、蛋等。此外,深海魚及亞麻仁籽中的Omega-3脂肪酸,可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
維生素B群、鈣、鎂、鋅也是維持神經系統與情緒穩定的功臣。五穀類、燕麥、肉類、豆類、乳酪都含豐富的B群;綠色蔬菜、豆類、海藻、乳製品、小魚乾中含鈣;鎂可以從各式堅果、深綠色蔬菜中獲得;海鮮、肉類則含鋅。
3.運動是一種好壓力,改善自律神經的功能
壓力並非全然是壞事,適度壓力是好的,「運動就是一種好壓力,」精神科醫師楊明仁解釋,運動可以消耗讓人緊繃的腎上腺素,腦內啡和血清素則會增加,讓人放鬆、愉悅。
吳立偉指出,規律運動可以改善自律神經的功能。最新研究顯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合併自律神經失調,經15個月持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可改善自律神經功能並幫助控制血糖。
不是汗如雨下、氣喘如牛才算運動,小林弘幸推崇健走是效果最好、最安全的運動。
因為運動量過大(如快跑),會造成呼吸淺而快,拉高交感神經的作用,副交感神經的作用下降,「這樣不但不能維持健康,甚至還可能加速老化,」而且呼吸短淺會讓末梢血液流動下降,代表氧氣及營養難以送到末梢神經及細胞,細胞便難以發揮功能。「如果考量健康,讓呼吸變短淺的運動是不好的,」他認為。反觀健走並不會讓人喘不過氣,還可邊走邊深呼吸,讓副交感神經活絡,並把氧氣和營養運送到每個細胞。
4.別熬夜,別製造自律神經的敵人
熬夜、睡眠不足也是自律神經的大敵。「不論一個人的自律神經原本多平衡,單單睡眠不足這一擊就足以讓他的自律神經失衡,」小林弘幸指出。
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教授張承能說,夜間本來是副交感神經發揮的時間,人自然想休息,硬是熬夜不睡、保持清醒,等於刺激交感神經繼續運作,副交感神經無從發揮,久而久之不但自律神經失調,其他的健康紅燈也一一亮起。「熬夜的人容易高血壓。」
5.到戶外曬太陽、流汗,恢復自律神經調節體溫的能力
流汗也是由自律神經控制,吳立偉指出,現代人長期依賴空調,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愈來愈弱,這也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之一。建議不要過於依賴冷暖氣,走到戶外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流點汗,對調節自律神經是好事。
6.利用五感舒緩神經
諮商心理師邱永林說,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五感,都會影響自律神經,比如某人心跳的速度大約每分鐘90~100下,若想放鬆,便可聽速度比心跳慢的音樂。他解釋,這是「帶走」現象,也就是身心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聽了節奏慢的音樂,心跳會隨之慢下來。
氣味也有效果。
比如薄荷、洋蔥、辣椒可刺激自律神經,如果希望自己有精神,不妨聞這些味道;反之如果想放鬆,就用薰衣草等柔和的香氣,讓副交感神經活躍一些。
7.幫情緒洩洪,不讓起伏的心情打亂自律神經的節奏
心情起伏過大,會打亂自律神經的節律。吳立偉說,情緒過於高亢(緊張、不安、興奮等)或過於低落(悲傷、沮喪、失望、鬱悶等),都會阻礙交感與副交感神經正常運作,引發失調。「不要過度壓抑情緒、不要萬事皆吞忍,」他建議要找到自己的紓壓管道。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172期作者 : 張靜慧、曾慧雯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照顧重症患者~~按摩十招
這十招,十分實用、簡便。甚至也有人稱之為「氣功醫學」,內外上下兼顧,也是最有療效的方法。
1.手肘內側:
從肘關節至腕關節,也就是經絡學說的「手三陰」。手三陰主管心肺「營氣」,可以強化內臟,提振精神。手法以上下摩擦發,每天數次,經常刺激,效果最好。
2.手肘外側:
從肘關節至腕關節,也就是經絡學說的「手三陽」。手三陽主管身體的體能衛氣,是增強抵抗力、強化免疫系統功能的重要經絡路線。手法同上。
3.上肩背:
從髮際、後頸部、至肩胛骨下緣。包括經絡學說中的督脈、左右膀胱經。可以增加抵抗力、預防感冒。寬胸理氣,疏通「三焦」之中,上焦部位的胸肺氣。
4.下腰背:
從背後的第十二胸肋、腎臟,至臗骨上緣。溫暖腰腎、強壯筋骨。手法以上下摩擦發熱,刺激效果最好。可以避免腰痠背痛、臥床褥瘡。
5.小腿內側:
經絡「足三陰」中的脾經、肝經、腎經,手法從上而下,調理內臟,刺激內分泌系統。
6. 小腿外側:
經絡「足三陽」中的胃經、膽經、膀胱經,手法同上。可以強化筋骨,刺激脾胃消化系統,避免小腿肌肉萎縮無力。
7. 膝蓋上緣內外側:
包括內側胃經的「梁丘穴」、外側脾經的「血海穴」,再擴及整個的膝蓋,避免長期筋緊、腿軟、膝痠、萎縮等症狀。
8. 手指尖、腳趾尖:
利用「張明將軍.捏指養生法」的手法,指尖、趾尖,一隻一隻輕輕揉捏,十指連心,刺激大腦皮層,興奮腦部神經功能。更重要的是活絡末梢神經。
9. 手指掌背的指間、腳部掌背的趾間:
臥床太久,容易手腳水腫。用指甲指腹的前緣尖端,沿著每一手指、腳趾間隙,上下切摩,可以避免及減少指掌、腳掌部位的水腫。手掌、腳掌水腫者,平放時略為放高,可以有助消腫。
10.兩側耳朵前後,上下搓揉,也可以擴及顏面部分,觸及的經絡,包括膽經、小腸經、三焦經等。可以鬆弛頭面部的緊張,可以舒筋緩頰,避免氣滯、氣脹整個頭顱部位。
照顧重症患者,不是容易的事,每天24小時的長期持續努力,每天都是耐心、毅力、恆心的考驗。珍惜親情、緣份,珍惜親人共處的時光,看護重症,考驗的是我們的耐心、恆心,以至於我們的內心的「性靈」、「情操」與「美德」!
針灸穴道,是專業之學,一般人不易熟悉。對於重症患者的家屬而言,以身體的部位區分為上述十個主要「區塊」,簡單易記。由於配合的是針灸的經絡原理,對於重症患者,應該是最為適切的看護對策,也是最好的希望才是。
穴位經絡按摩,家屬的積極關懷
無論病症如何嚴重,無論病況如何不堪,身為親屬家人,在面對艱困的床邊護理,永遠絕不放棄希望,永遠絕不輕言放棄,默默祝禱,滿懷希望,這是第一重要的課題。
關心台灣斯土斯民,關懷全球世人,諸多不幸的重症患者,本文提供十個針灸經絡原理的按摩部位,「按摩十招」,也是氣功功法,醫療、看護兼具,奉獻給所有臥病在床的重症患者家屬,一起動手,經由針灸穴位經絡,刺激、抓切、按摩、摩擦、保健,做好重症病患的床邊看護。這也是身在病床旁邊的家屬,最為積極、具體、有效的關懷。
只要我們勤快地動手去做,只要每天都不間斷,長期病患就可以維持基本的健康、維持常態的生命跡象、充滿無限的希望!
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食物背後所涵蓋的能量、思想和意念
吃的食物,背後所涵蓋的:物質的(有形的)營養素的會構成人的身體,無形的會成為人的思想、意念。英國研究發現愛吃垃圾食品的人非常容易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脾氣也很壞。
什麼是垃圾食品?垃圾食品是指經過炸、烤、燒、熏、燜等加工,或在加工過程中添加、生成或食用在人體內產生有害物質的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十大垃圾食品包括:油炸類食品、醃制類食品(鹽菜、酸菜)、加工類肉食品(肉幹、肉鬆、香腸、火腿等)、餅乾類食品、汽水可樂類飲料、方便類食品(主要指速食麵和膨化食品)、罐頭類食品(包括魚肉類和水果類)、話梅蜜餞果脯類食品、冷凍甜品類食品(霜淇淋、冰棒、雪糕等)、燒烤類食品。
什麼屬於負面的能量?一切人為的,都屬於負面的能量,因為都是建立在破壞、變性之上的,包括每個生產環節意念、物質、溫度、水等。我們能選擇食用破壞最小的(負面能量也最小)。生產加工的環節越少,越簡單,使用的越少,負面的能量也就越小。
山泉、草葉,屬於自然產物,代表的是正面的能量所有的明師,都是在自然的狀態下得悟成佛!所有的明師在大悟或成佛前都有過長期不進食。
人類起源?
印度佛教:人類是光音天上的天使墮弱而轉成的,光音天人。此天的所有生命都是自然化生。不吃物質。以喜悅的意念為食,擁能各種超能力,用口中發出的光來交流,沒有男女、尊卑。
光音天人飛到地球上,開始喝地球上叫“地味”液體(水),覺得感覺好。這些人的身體開始變得粗濁,開始了失去各種能力(神通),只能在地上行走,地球上產生一種叫“地肥“的苔藻(植物葉),色味具足。大家又開始吃 “地肥”,人類開始分男女,進一步吃其他食物,到粳米(穀物),人類的欲望越來越大,人類變的越來越醜,原本的能力完全喪失。
現代科學說人類是由人猿進化而來的,人類、大猩猩、黑猩猩,為什麼只有人類會發展出現代文明?人類的“進化”史和飲食結構有著密切和直接的關聯!人類進化經歷了四個重要過程,吃肉(水產),使用火,吃穀物和豆類,吃鹽。
一、從吃肉開始談起。
遠古人類是一種素食動物,主食是樹葉、青草和果類,現在科學家對人類祖先牙齒進行研究後得出結論,人類大約於250萬年前開始食用肉食。
人類肉食量增長:到70-10萬年前人類的肉類量幾乎接近總食量的100%!人類開始吃肉以後,人性變的越來越野蠻和殘暴,各種欲望增長,為了滿足欲望,人類開始製作和使用工具,破壞自然。人類動物有一個區別,動物只有在發情期才會產生性欲,動物性交是為了繁衍後代。人類不會像動物一樣只有在發情期才會產生性欲。人類是吃肉以後才有了遮羞布,當人都把羞處遮擋起來之後,異性就不能隨心所欲了, 遮羞布最早表示的是一種拒絕。另外吃肉導致發育急劇加速,壽命下降。
70萬年前到2萬年前,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18歲左右,因為那時候很多人類的肉食量已經接近總食量的百份之百。2萬年以後開始出現農耕文明,大部份人類開始用穀物代替魚肉類作為主食,人類的平均壽命又大幅度增長,但離自然壽命還相差甚遠!
根據資料哺乳動物的壽命大約是其性成熟期的8-11倍,現代人平均16歲性成熟,其自然壽命應該是120-180歲,如果在自然環境下進食果類青草和樹葉,人類的性成熟期應該在30歲左右,人類的平均壽命應該是200-300歲!
聖經舊約上記載,人類是吃了“禁果”以後有了善惡和智慧。禁果是指伊甸園中“知善惡樹”上結的果實。夏娃受魔鬼撒旦之誘惑,與亞當一起偷吃了禁果,能知羞恥與善惡,犯下原罪,因而受到上帝的懲罰,被逐出伊甸園。已成為人類始祖的代稱。
偷食禁果被認為是人類的原罪及一切其他罪惡的開端。起初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吃過禁果後,他們害怕被看見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作衣服。
大洪水之前,人類壽命都是800到900歲,而且勇猛無比,那時候一切動物和人都是吃草的。大洪水後,一切都改變了。大洪水之後上帝才說可以吃肉,但限制人只能活到120左右,勇力也大大下降。基督教的經典也指出人類的墮弱和飲食密切相關!
佛經記載娑婆世界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高平均壽命為8萬4千歲,最低平均壽命為10歲。人壽由八萬四千歲,每經百年減少一歲,謂之“減劫”。人壽自十歲每百年增一年至人壽八萬四千歲之間,謂之增劫“增劫”,道教中的神都是活了幾萬年的人。
《一的法則》指出,現階段(第三密度)人類的理想壽命是900年,第四密度人類的理想壽命是9萬年。人類壽命的縮短,是由於群體意識決定,由於私有制,發展金錢與權利,導致爭奪和嫉妒,導致人口壽命迅速縮短,導致各種災難和疾病。
二、火!
根據資料,人類最早在79萬年前已經開始使用火!人類開始使用火以後,人類的欲望進一步膨脹,開始破壞森林,因為需要柴做飯,需要木屋禦寒,需要製造各種器具,武器,殺害動物,自相殘殺!
生活在北極的愛期基摩人,過去曾 以生肉類為主食,他們的壽命可以達到100歲,後來他們使用火烹飪肉類再食用,他們的平均壽命下降到現在的2 7歲,可見食用肉類不一定就壽命短,但前提是你的生活環境在零下50度以下的極寒地區,沒有暖氣,靠你的身體抵禦極寒,你吃的必須是當地的有機肉,你必須生食,代價是你永遠是野蠻人,永遠不會擁有真正的智慧。
肉類中有一種營養素叫左旋肉堿,可以使機體脂類燃燒加劇11倍,加速新陳代謝!生活在北極的哺乳動物肉中含有大量該物質,左旋肉堿不耐高溫,使用火該物質大量被破壞!
人類開始使用火烹飪食物的代價
蔬菜和自然的水在容器內經加熱後,水失去了氧,各種活性成份轉為死性,成了死水。植物中的酶、酵素、維生素C在溫度超過50度就會被完全破壞,各種植物營養素在高溫下都會不同程度遭到破壞,蔬菜中的礦質物會溶入湯水,部份會由活性變成死性,不能提供人體營養,能量只有剩原來的十幾分之一。
吃了烹飪過的食物,人類的毛退褪了,人類開始畏懼寒冷,自然人體是寒暑風雨不侵,人類開始需要衣物禦寒,進而捕殺其他動物,獲取他們的皮毛。後來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欲望)用其他動物的骨頭製作各種飾品!
吃了烹飪的食物,人類的脾和膽開始退化,變大,因為經過烹飪,植物中本身的酵素和酶被破壞,人體脾和膽需要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和酶進行分解吸收,脾和膽的工作量增大10幾倍,消耗了人的大部份能量。
吃了烹飪的食物,人類的體液(唾液、胃液、血液)酸度開始增強,人類開始變的越來越依賴食物,自然人體是可以幾個月不進食,也不會餓,現在人體,半天沒進食,就餓的受不了。
吃了烹飪的食物,人類變懶了,開始有了皮下脂肪,除了人類以外的靈長類動物都沒有皮下脂肪。
神仙:神話傳說中指有一般人不具有的超能力、並且可以長生不老的人;道家指修煉得道而獲得神通的人。
不食人間煙火,道教稱神仙不吃熟食。煙火是指炊煙,引申的意思就是飯,人人都得吃飯,只有神仙不用吃飯,不被人間的濁氣所染,超出人世這個範圍的。
三、穀物
有人說上帝賜給人類的食物是五穀,根據資料人類是在十萬前年才開始食用穀物,穀物主要的營養成份是澱粉和小部份蛋白,穀物對人體壓力比起肉類和豆類會小的多,因此生活在溫帶的人類的主食從肉類轉為穀物,壽命大大提高!但是能量比不上天然植物!靈氣充沛的水的能量是最高的,其次是水果類—蔬菜(變性植物)–全穀類–豆類—堅果類—魚(水產)肉類—各種變性(加工)食品,越原始、越低等的食物,其能量也就越高,食用能量越高的食物,產生的欲望和我執也就越低。
彭祖:傳說中的養生家。據古典記載,彭祖活了八百多歲,他的養生之道是“茹芝(靈芝)飲瀑(泉水),遁跡養生”。
道家的辟穀術
辟穀即不吃五穀,道教認為,人食五穀雜糧,要在腸中積結成糞,產生穢氣,阻礙成仙的道路。《黃庭內景經》雲:“百穀之食土地精,五味外羙邪魔腥,臭亂神明胎氣零,哪從反老得還嬰?”人體中有三屍神,包括上屍神、中屍神和下屍神。三屍神皆為人身之陰神。上屍好寶物,中屍好五味,下屍好色欲。三屍常居在人體,是欲望產生的根源,是毒害人體的邪魔。由於三屍是在人體中是靠谷氣生存的,如果人不食五穀,斷其穀氣,那麼三屍蟲在人體中就不能生存了。
人是吃穀物以後開始吃鹽到百味,如果能斷穀類和豆類,就不會有想要吃有口味的食物的欲望,從而斷七情六欲,(喜、怒、悲、恐、愛、惡、憂)。
本人嘗試過七天的辟穀,只吃生綠色蔬菜,那期間,幾乎沒有七情六欲。各種誘惑對我來說根本不起作用。僅僅只是變性的蔬菜。就有如此神效。如果吃有機的更棒。但是在國內很難吃到真正的有機,只有自然濃華(野生,比有機能量更高)的青草、樹、泉水,最好在靈氣充沛附近沒有人類的高山。
四、豆類
人類何時開始食用豆類,已無從考證。所有豆類都具有一個特點,蛋白質含量高,蛋白質至少占自身重量的10%以上,特別是大豆的蛋白質含量甚至可以達到40%!
根據一線的營養學研究,人體每日所需的蛋白質量是自身體重(公斤數)乘以0.6克 ,如果是重體力運動者和生長期的兒童,則乘以0.8克 。也就是一個70公斤 的成年人,一天需要的蛋白質量為42克 ,如果是運動員,56克 就足夠了。為了更保險,營養學會推薦的攝入量達90克 ,而現代人的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普遍達到幾百克!
多餘的蛋白質(不論植物蛋白還是動物蛋白),都會使肝腎的負擔增加數倍!腎臟需要把人體多餘的蛋白質轉為尿酸排出體外,以確保體液的PH不會下降,腎臟要拼命的工作,人體的甲狀旁腺會釋放甲狀旁腺素,使骨骼中鹼性的礦物質(如鈣)溶入血液中,以確保血液的PH不會下降,骨骼則會變的更脆弱(如果人體PH值下降到6.8,細胞無法生存,人會死亡)多餘的蛋白和脂類,人體需要通過皮膚排出,表皮分泌的油脂、污垢、耳屎、眼屎、頭皮屑,都是人體脂類和蛋白質過剩的產物。各種體臭、口臭、腳臭,是食用五味和肉類(鈉)的排泄現象。
如果完全不吃蛋白質,你的體表幾乎不會生產分泌物和體臭,你也不用怎麼去洗澡、洗頭。國人錯誤、落後的營養觀——補多了總比少了好。
其實,自然人體是不需要補充蛋白質!
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各種氨基酸,牛羊只吃草,靈長類吃水果和樹葉,這些食物的蛋白質含量都非常低,甚至零。但是這些動物體內不缺乏蛋白質,乳汁更是富含蛋白!因為植物中含各種氨基酸,在它們體內會合成最適合它們身體的蛋白。蛋白質在強酸性的胃液中才能消化吸收,蛋白質的消化過程,是所有營養素中,損耗的能量是最多,供應能量是最少的。過量的吸收蛋白質,給身體帶來的負擔是最大的!
五、鹽
鹽是百味之祖,人類是一萬年前才開始食用鹽。一萬年前人類食用鹽以後食用諸味,人性的七情六欲進一步擴大,進而產生了文明和末日。
人類的味覺可以建構的,是不斷在建構中的。很多人愛吃那些變性的、口味重的食物,覺得好吃,實際上,那種可口的感覺是一種錯覺、幻覺,人在第一次吃變性食物都是覺特難吃,吐出來的,可是後來味蕾不斷的接受這樣的刺激,適應了,習慣了,就覺得好吃了,你味覺也改變了。
現代人,吃生菜,都覺得口感生澀難以下嚥,因為生菜是高度的鹼性,而現代人90%都是酸性體質,酸性的唾液接觸到高度鹼性的菜汁,反差太大,就會覺得生澀難咽,等過一段時間後,體質慢慢調整到鹼性,唾液的PH也上升,就會覺得口味很好。鹽、味精、各種調味料的主要成份是鈉,自然人體的鉀鈉比例是10比1,現代人體的鉀鈉比例確是1比4,綠色植物中都含大量鉀,鉀可以使人喜悅,而鈉是導致憂鬱、暴戾、焦慮、煩燥、叛逆、頹廢等各種不良情緒的主因。 人體每攝入一克 鹽,就會流失5毫克的鈣,成年人體每日所需的鈣量不是營養學會推薦的800毫克,而是根據你體內鈣流失量的5倍,如果你一天吃二十克 的鹽,你將流失100毫克的鈣,你每天需要補充500毫克的鈣來填補,所以越吃鹽,你的骨頭會越脆弱。
世界衛生組織之前推薦每人每天食鹽量不超過6克 ,現是3到5克 ,到中國南方地區平均每人每天食鹽量是十幾克,北方一些地區甚至可以達到二三十克。 從營養學的角度,鹽具有很強的酸性,鹽在體內可以轉成鹽酸,而鹽酸又是構能胃酸的主要成份,吃越多的鹽,胃液酸度就越強,自己的消化系統也就越適合消化酸性的食物,也使人越愛吃酸性食物,因為酸性食物,需要酸度更強的胃液才能消化,比如肉食動物狼的胃液酸度比是人類強二十倍!
人為什麼會產生饑餓感。因為胃液酸度過高,刺激胃壁神經,進而上導到中樞神經到大腦,所以才會產生饑餓感。強酸性的胃液(PH低於2),需要中等酸性到鹼性(PH4到8)的食物稀釋中和,使胃液的PH值上升,饑餓感才會漸消失,等到幾個小時後,食物消化完了經過幽門小腸後,胃酸又開始分泌聚集,到一定量的時候又產生饑餓感。
一萬年前,人類開始吃百味之祖鹽,進而到各種味道,進而產生各種意念,進而發展出現代文明,最後到“世界末日”。
七情六欲,快感,都是幻覺,錯誤的感覺,都是騙人的,人類本來是沒有這些感覺的,人類本來是不用依靠食物生存的,因為吃了各種食物,粗糙,低頻率的,這些食物背後有形、無形的組成了人類的身體、感覺、意念。只有喜悅和愛,欲望得到滿足後所獲得的喜悅並不是真正的喜悅。
以上營養觀已全面顛覆現代科學和各位讀者以往的認識!在短時間內一些人難以接受,越是真理就越難被大眾接受!畢竟人類進化史上存在長達四百萬年的斷層!
如果完全不吃澱粉類、蛋白類以及垃圾食品的食物,一天的睡眠時間不會超過三個小時,精力反而更充沛。因為消化、代謝澱粉類和蛋白類的食品,需要消耗的能量是草葉類的五倍以上,所以需要長時間睡眠來補充能量!
如果人在野外只吃蕨類葉和山泉水,皮下脂肪會消失,情緒會消失,可以做到長期不睡覺也不會疲勞,一天只需要睡一個小時就足夠,一段時間後,身體鹼化,身體會變輕,寒暑不侵,體重會變的很輕,打坐會變的非常輕鬆,充滿喜悅,時間會變的很快,既使幾個月不進食也不會產生饑餓感,再一段時間,可以過渡到只喝水,體重會逐漸消失,神足通會恢復部份,可以不足睡眠,再一段時間則不再依賴世界上的任何食物,人類本能逐漸恢復!
世界上除了大家都知道的vegetarian, 也就是素食主義者,還有很多種不同的飲食方式,比如: fruitarian,,就是只吃水果維生的人; waterian,就是只喝水維生的人; solarian,就是只靠陽光活下去的人; 還有breatharian,就是不吃不喝也可以活的很好的人。
網友回饋:
在經過一段短暫的斷食和正在持續著的果食生活後,我體會到了文章中所講的食物的能量不同梯次。人的確是沿著鹽、穀物、豆類、肉這一階梯式飲食而退化的。所以想回歸到源頭–我們最光亮 的自性,我們在日常的飲食中也順著這個階梯逐一地去戒除這些不良食物。
食氣者健身教練Jericho Sunfire在他的《JerichoSunfire_Fruitarian_Warrior_Handbook》中也提到了肉和糖還是不難戒掉的,鹽和調料才是難戒掉的。
我最近吃的90%的食物就是水果、生的蔬菜和乾果,幾乎不吃鹽,結果發現不吃鹽後,對很多美味都沒有“想念”了。但凡只要嘴裏有一點鹽味,馬上味蕾調動起來,就開始想醋的酸味,糖的甜味,然後立刻就想到“糖醋土豆絲”等等,真的是不得了。這個欲望和口味緊密相連。
還是放棄這些口味了,放棄了它們,好像生活會變得無趣,其實不然。在品嘗沒有放調料的生菜、黃瓜、番茄、芹菜,我竟然嘗到了一種最清新和自然的味道,這個味道真的很不錯。而且吃完了,最裏都是一口清香。
轉自:網路
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選擇永續食物輕鬆化解氣候變遷的危機
菲律賓經歷了百年來最具毀滅性的超級強颱海燕,造成上萬人死傷慘重;在滿目瘡痍的街道上,屍橫遍野,除了飽受搶匪劫掠之外,失去家園的倖存者如同喪屍般在街頭尋找食物和水。
氣候變遷爆增「糧食危機」
由於人類排放過多的「人為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越來越嚴重。氣候變遷至少造成三種後果:首先,強震、海嘯、颱風、水患或乾旱、嚴寒或熱浪等極端氣候的災難會越來越頻繁,甚至成為常態。其次,一波波感染人類的豬流感、禽流感、新型冠狀病毒和狂犬病等來自動物的疫情沒完沒了,蚊子傳播的疾病如登革熱和瘧疾也在快速蔓延;再者,水資源和糧食的短缺更導致全球有八億人缺水和十億人挨餓的水和糧食的危機。
根據聯合國2010年國際永續資源管理的研究報告,上述這些危機都與我們日常的「飲食」息息相關。因為牲畜消耗全球74%大豆和34%穀物(這些足以餵飽20億的人口),研究估計畜產業將繼續消耗每年近60%的農作物收成,突顯出畜產業過度依賴農作物而無法永續的情形;並且畜產業又排放了全球18-51%的人為溫室氣體加劇氣候變遷。
所以,聯合國的研究報告指出,含有肉蛋奶的西方飲食是無法永續的。為了拯救地球免於飢荒、能源匱乏和氣候變遷的最壞衝擊,聯合國公開倡導全球改採無肉魚蛋奶的「純蔬食」(vegan)是必需的!
人口成長加劇「糧食危機」
根據聯合國2013年公布最新《世界人口展望》報告指出:在未來12年內,全球人口預計將從現有的72億上升至81億,並在2050年達到96億,2100年到110億人。研究警告,依目前人口增加的速度,隨之而來的「糧食危機」與「極端氣候」將更加嚴峻。
由於全球主要作物生產過度集中在五個區域-美國、澳洲、南美洲、俄羅斯歐洲以及越南和泰國,只要這幾個糧倉發生極端氣候,就會造成全球糧荒;例如,2006年澳洲大旱,2010年俄羅斯乾旱,2011年澳洲洪水、歐洲乾旱,2012年美國乾旱。
因為全世界的糧食儲備量只夠吃53天,而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3成,我們的糧食安全堪虞。再加上,世界糧食使用的低效益以及分配的不平均,已經有10%的人處於長期的飢餓狀態,人口成長加上氣候變遷對我們最大的衝擊,就是爆增「糧食危機」。
「永續食物」化解氣候變遷和糧食危機
基於氣候變遷已經危害到身體健康和生活安全的急迫性,為了留給後代一個能讓子孫盡情揮灑未來璀璨人生的地方-我們唯一的地球,提出「永續食物」(sustainable food) 這個人人都能做到的解決之道。所謂永續食物,就是對「健康」、「子孫」、「地球」和「動物」都友善的飲食。聯合國所倡導的「純蔬食」正符合了這四項原則。因此,呼籲大家每天三餐多選擇「永續食物」,這是你我每個人都可以簡單做到化解氣候變遷和糧食危機的有效方法。
所謂「永續食物」是指:
1. 健康友善食物 (health-friendly
food),選擇讓我們身心健康又長壽的食物。
2. 地球友善食物 (earth-friendly
food),選擇排放溫室氣體最少和破壞地球環境較小的食物,化解氣候變遷的危機,讓地球持續長存。
3. 子孫友善食物
(offspring-friendly food),選擇消耗地球資源最小和汙染地球較少的食物,留給後代一個物產豐饒、氣候宜人的生存場所。
4. 動物友善食物 (animal-friendly
food),選擇不傷害動物的食物和用品,化解人類和動物間的緊繃關係,讓萬物和諧相處在一起。
推廣「永續食物」是謀求改善個人的飲食習慣和改變農畜產業結構的草根運動。人人採取永續食物的結果,不但能促使個人健康,地球永續,緩解氣候變遷的災難,化解全球糧食的危機,而且也能夠恢復人與動物間的和諧,進而共創世界和平。